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深度专访:唐永红析蔡经济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6-07-28 00:13:20  


 
  其实蔡英文提出互补性降低,竞争性加强,双方日益成为竞争对手的引申的含义就是要拓展其国际经济合作空间,包括新南向政策。作为活跃的经济体面向全世界合作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在于不能因为和大陆这边竞争性加强了,就选择离开了,恐怕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如果以这种认知来面对全球化的市场是会四处碰壁的,不论台湾和任何一个经济体合作,若不主动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对方一旦成长起来,都会出现互补性降低、竞争性增强的问题。所以这里有很多认知上的盲点需要去处理。

  蔡英文称有沟通管道 是在混淆视听

  中评社记者:蔡英文称虽然两岸的官方沟通机制停摆,但仍有其他各层面的沟通机制。您觉得她的判断准确吗?
 
  唐永红:在马英九时代,两岸在官方层面有海协会对海基会、国台办对陆委会的沟通机制,另外还有国共两党及两岸智库的沟通机制。但在台湾新当局上台后,5月21号大陆就已经宣布停止官方沟通机制,民间的沟通机制虽然官方无法干涉,但有官方背景的智库间的沟通机制也已经停止了,只有一些纯粹的学术交流活动,对于官方沟通没有太大的意义。

  因此我对蔡英文的表述感到非常困惑,她一直讲“沟通,沟通,再沟通”,她这样讲就是表明自己与大陆有沟通管道,只是需要加强沟通的力度。而事实上,蔡英文根本没有任何能够与大陆官方进行沟通的管道,又何谈“沟通,沟通,再沟通”,她这样讲也许是为了混淆视听,让台湾社会放心,她能够“维持现状”。但这样做,不仅无济于事,而且会危及她的政治信用。

  官方沟通机制停摆 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缺乏政策动力

  中评社记者:两岸官方沟通机制的停摆会对未来两岸经贸交流造成怎样的影响?

  唐永红:两岸官方沟通机制停摆后就不再可能有经贸谈判,也不再可能签订任何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今后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缺乏政策动力,将会造成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多年来,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多是市场自发的情况下运转,两岸官方没能够充分地合作来支持两岸经济合作潜力的充分发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