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智库:分化台湾社会的政党轮替治理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6-05-16 00:37:28  


图3:台湾家户五等分组所得差异变化(1980-2014年)
 
  分化社会的治理困境:民进党如何应对公共治理的挑战?

  贫富分化在台湾

  短期的经济波动和中长期的增长乏力导致台湾社会的贫富分化不断扩大。近年来,不管按十等分还是五等分,台湾家庭的最高所得组(组V)与最低所得组(组I)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参见图3)。台湾在工业化时期没有阶级固化的弊病,但是在经济波动的年代,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台湾的中产阶级出现了分化,其中一小部分发展成高收入群体,另一部分则掉到低收入阶层。⑥

  对执政者来说,贫富分化社会的最大难题是政府主导下以社会公平为取向的二次分配永远抵消不了基于市场效率原则的一次分配对既有分化的强化,因此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是永远存在的,理性的公共政策逃脱不了感性的不公平认知的扭曲。在选举竞争的年代,这种相对剥夺感和政策扭曲只会得到强化,而非减缓,因为社会的政治张力的加强有利于候选人塑造敌我分野的阵营格局,进而动员投票并收割选票。这是台湾民主化以来政治发展的基本逻辑之一。

  民进党的新定位

  蔡英文带领下的民进党深谙此道。从2010年底“五都选举”开始,蔡英文和民进党就努力摆脱陈水扁“政商勾结”的不良形象,追求“中间偏左”的政党定位,亲近社会中下层和弱势群体,极力诉求“公平分配”、“社会正义”的选举主轴,竭力把马英九当局描绘成独厚资本家的“右翼政府”。⑦最近五年来,阶级论战的话语在台湾大小选举动员中十分流行,社会公平分配问题一度代替“政治不正确”的族群认同话语成为政党论述的利器。⑧这是很不寻常的事情,因为从基尼系数、大岛指数等常用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来看,台湾的贫富差距问题并不比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国家严重,何以公平分配和阶级话语在台湾如此盛行?甚至冲击到了两岸关系?一个最可能的原因,就是认同、世代、地域等分化问题加码作用于贫富分化问题,使其凸显出来并且通过学运/社运舞台加以传播,从而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