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TPP影响之量化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15-10-11 07:49:24  


如果中国不加入TPP,对中国而言其机会成本是2.2%的GDP。
  中评社北京10月11日电/上海证券报发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肖明智文章称,模拟结果显示,与中国加入(“大TPP”)的情景相比,如果中国不加入,中国会因此损失2.2%的GDP 。假设TPP的过渡期为四年,则在该阶段内的年均机会成本略超过0.5% 的GDP。如果中国不加入,对其他一些国家来说也会导致机会成本的失去。比如,韩国、日本等与中国贸易密切的国家也将承受相当于1.5%的GDP和0.6%的GDP的机会成本,而欧盟、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则会由于中国不加入而受益。

  包含中国在内的“大TPP”建立后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文章表示,自2013年以来,中国逐步释放出考虑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的信号。2013年9月,韩国政府宣布已制定了加入TPP的方针,2015年1月韩国政府表示将着眼于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来决定是否参与TPP谈判。另外,泰国、印尼等国也存在参与TPP的可能,未来的TPP谈判国有望增加至16个。

  在此背景下,采用一个全球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来模拟“大TPP”(即TPP成员国达到16个,下同)实施后,由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下降,给中国和其他成员国以及非“大TPP”国家的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在模拟“大TPP”国家所产生的净影响时,需要剔除正在实施中的现有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将这些现有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所带来的影响作为政策模拟的“基础场景”(区别于所有政策完全不变的“基准场景”),而将“大TPP”的实现作为政策模拟的“完全场景”,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大TPP”给各国经济所带来的净影响(即超越现有区域贸易协定的新的影响)。

  我们用全球CGE模型,分别模拟了基础场景和完全场景下各国GDP受到的影响。假设所有成员国同时加入“大TPP”,“大TPP”实施的净影响将使韩国、越南、中国、泰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模拟期(即关税下降的过渡期)内实际GDP累计提高1%以上。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实际GDP将累计提高2%。假设“大TPP”的过渡期持续四年,则将每年提升中国的GDP增速0.5个百分点。而“大TPP”以外的地区则或多或少地受到“大TPP”带来的贸易转移效应的负面影响。

  在产业层面,“大TPP”将使中国的纺织、服装、电子设备等行业实际产出明显上升,幅度达4%-8%,而采矿、石化、运输设备(主要为汽车制造)、机械设备行业将面对更强的国际竞争,因此产出略有下降。

  在对其他国家产业变化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全球范围内获益最大的为越南、印尼和马来西亚的纺织服装产业,韩国的电子、机械产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食品加工业,日本的建筑、石化、金属、机械设备产业,以及美国的运输设备、农业以及食品加工等。而日本和韩国的农业部门,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纺织服装业,东南亚国家的石化部门等将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

  中国不加入TPP的影响

  文章分析,假设“大TPP”的其他15个潜在成员国达成了TPP协定,但中国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加入TPP,或者在其他15国达成TPP协定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如我们前面假设的四年过渡期内)不加入TPP。中国会因此失去什么?或者说不加入TPP对中国的机会成本是多大?

  模拟结果显示,如果中国不加入TPP,对中国而言其机会成本是2.2%的GDP。换句话说,与中国加入(“大TPP”)的情景相比,如果中国不加入(TPP-15),中国会因此损失2.2%的GDP 。假设TPP的过渡期为四年,则在该阶段内的年均机会成本略超过0.5% 的GDP。

  如果中国不加入,对其他一些国家来说也会导致机会成本的失去。比如,韩国、日本等与中国贸易密切的国家也将承受相当于1.5%的GDP和0.6%的GDP的机会成本。而欧盟、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则会由于中国不加入而受益。

  最后,有两点说明值得提及:(1)这里关于“中国不加入TPP 的机会成本是2.2% 的GDP”的结论,与前面关于“大TPP”的实施“可以提升中国GDP 约2%”的结论是基于不同的比较得出的。前者比较的是“中国不加入”(TPP -15)与“中国加入”(“大TPP”)之间的差别;后者比较的是“16个国家都加入”(“大TPP”)与“所有国家都不加入”(基准情景)之间的差别。(2)这里的估算均指与贸易自由化相关的利益和成本,不包括投资自由化带来的影响。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