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智库杂志:两岸四地文化融合须重视四大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15-07-07 00:22:10  


 
  历史显示,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文化融合,遵循的模式是:包容、趋同、出新。其中,包容是融合的前提和起点;趋同是融合的途径和主体;出新是融合的目标和成果。两岸四地文化融合基本上也遵循这模式。但这一融合遵循的模式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包容、求同、创新。这清楚反映了,两岸四地文化融合中必然存在的,积极的人为促进及其重要影响。显然,做为两岸四地文化融合的目标和成果,创新对两岸四地文化融合的全过程将有决定性影响,包容和求同都将从属于、服务于创新。

  文化融合中的包容,就是在承认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基础上,接受并促进不同文化的和谐相处、密切交流,并最终实现融合。显然,包容是文化融合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包容就不可能有文化融合。但是,文化融合中包容的形成和发挥积极影响,必须具备一些不可缺少的条件,不然就难以形成有意义的包容,并进而导致融合的失败。考察中华文化发展史,可以瞭解、把握这些条件和它们的影响。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曾有多次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元代蒙古文化与汉文化融合基本失败,以及清代满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重大成功,是最重要、最典型的两个事例。尽管导致失败与成功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但元代蒙古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始终缺失必要的包容,以及清代满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在最初的严重缺失包容后,很快即形成了较全面的包容,应该是对这两次文化融合的失败或成功,有决定性影响的主要原因。导致这两次文化融合中,截然不同的包容的原因也很复杂。历史表明,面对两种文化的碰撞,元、清王朝主政者截然不同的心态和政策,应该是决定性的原因。概括地说,元代主政者对汉文化始终排斥,而清代主政者对汉文化,则在最初的排斥后较快地转为欣赏、接受,从而决定了各自对汉文化的不同包容政策,以及最终不同的融合结局。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例如不同文化在全面碰撞之前的相互接触,渗透程度的不同,也是较重要的原因之一,。相对而言,蒙古文化与汉文化原先的相互接触、渗透程度,明显低于满文化与汉文化的相互接触、渗透程度,这对于元、清二代对汉文化的包容也有不可忽视的不同影响。这些历史事实,对于后代有重要的警示和启示。

  实现两岸四地文化融合中的包容,具有比此前经历过的文化融合更有利的条件。四地文化同属中华文化,它们的融合不是不同文化的融合,而是同一文化中不同部分的融合。所以,对于两岸四地文化的融合,四地文化的相互包容应该不存在明显困难。但实际情况却明显复杂,在现实的两岸四地文化融合中,包容问题仍然存在,而且仍然有着不可低估的不利影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