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邓聿文:亚投行的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15-03-31 12:13:36  


中国崛起,标致性事件就是亚投行。
  中评社北京3月31日讯/知名学者邓聿文认为,亚投行现在受到热捧的程度,很大程度说明中国崛起的速度及由此带来的对国际秩序的冲击,远远超过了多数人的预估,甚至包括中国自己;亚投行是中国初步试水设置国际多边机构议程和规则的一起标杆事件。

  随着月底申请亚投行日子的临近,美日是仅剩下的两个未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主要经济体。目前,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已达41个,囊括美国的主要欧洲盟友和几个亚洲盟友,超出了早先估计的35个,可谓超额完成创始任务。

  如果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前年倡导成立亚投行时,国际舆论多少对此还有些不屑一顾,那么,它现在受到热捧的程度,很大程度说明,中国崛起的速度及由此带来的对国际秩序的冲击,远远超过了多数人的预估,甚至包括中国自己。

  据悉,在今年1月时,G7还达成了不加入亚投行的共识,但是,当英国不顾美国反对及国内外交部门的不同意见,决定向中国申请加入亚投行后,不仅其他六国惊愕,中国也大感意外。不论什么原因促使这个老牌帝国作出此项决定,随后的骨牌效应显示,美国主导全球经济政策议程的能力正在下降,国际秩序正加速洗牌,新的国际经济和金融格局或许从这一刻开始。用外媒的话讲,已经习惯于主导国际金融秩序的美国或许低估了中国及其庞大现金储备的魅力,它不得不罕见地必须准备应对一个自己不具有直接影响力的多边机构。

  亚投行是中国初步试水设置国际多边机构议程和规则的一起标杆事件。中国一开始或许没有要颠覆现有国际金融秩序的明确意图,用中国官方人士的话说,中国只想和现有的国际多边机构形成互补,因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存在巨大的融资需求,而中国正好有这种能力提供。可正是如此,才显示这家机构对中国的非凡意义。若从历史来看,更能清楚地显示这一点。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受到乾隆皇帝接见,但却对后者没有行跪拜之礼,这一行为带来的影响是长远的,它不仅是两个帝国、两种文明的碰撞,更预示着中国的衰落从此开始。这一衰落,时间长达两百多年,直到本世纪,中国才真正崛起。而标致性事件就是亚投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