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看懂英法德入亚投行的门道

http://www.CRNTT.com   2015-03-20 08:58:18  


 
亚投行利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释放过剩基建产能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估计,仅2010-2020年间亚洲地区就需要8万亿美元投入基础设施项目、2900亿美元用于区域基础设施项目。但亚洲开发银行每年的贷款规模只有100亿美元,无法满足贷款需求。

  从世界范围来看,情况同样如此。2014年7月,世界银行行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球基础建设投资贷款需求接近1.5万亿美元,而全球多边发展银行及私人投资商只能提供大约2050亿美元贷款。

  所以建立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银行正当其时。

  重要的是,中国国内有大量的基建产能需要释放。

  媒体人胡舒立曾撰文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在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丰富经验,也在铁路、公路、机场、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域拥有强大的设计和施工能力。

  尽管中国仍处于城镇化过程中,但除西部地区外,许多地方的基础设施已经趋于饱和,基础设施投资高峰期渐渐回落。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产能过剩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约束。这样的“过剩”不仅体现在钢铁,水泥等相关工业品上,也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铁的施工能力上。

  政府与学术界对高铁过度发展引发的诸多负面效应担忧日深。

  对于这种结构性过剩,单纯地扩大内需并不能彻底解决。顺应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其它发展中国家来转移过剩产能才是最科学有效的方式。

  因此,早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有学者提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建议利用中国丰裕的外汇储备搭建金融平台,主要以国家商业贷款的方式资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创造外部需求,以消化国内过剩的基建产能。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博士李定华也指出,在国际市场上投资基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基础设施投资存在“建设周期长、本息回收慢”等特点,而且一些跨越国界的基础设施项目,部分路段可能存在人烟稀少、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单从“经济账”的角度看是不划算的;但若算“政治账”,从推动区域互联互通的角度看社会效应,又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亚投行的投资项目必须在投资收益和政治考量间寻求平衡,用一些优质项目的盈利来补贴算“政治账”的损失,确保整体盈利,才能保证机构的长期发展。

  作者:李立 据《金融时报》2015-03-18 11:04:39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