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彭念:中缅关系困境重重

http://www.CRNTT.com   2015-01-20 11:51:18  


投资10多亿美元的中缅莱比塘铜矿奠基仪式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1月20日讯/近期,莱比塘矿场事件以及缅军逮捕百名中国公民的消息再度将中缅关系推上风口浪尖。就此,学者彭念文章《中缅关系困境重重问题》分析指出,不在于中资企业是否能够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而在于缅甸国内政治局势的如何演变以及中国的影响。换言之,中资企业在缅甸所遇到的这些冲突已经超越了普通的经贸合作范畴,中资企业本身并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期,莱比塘矿场事件以及缅军逮捕百名中国公民的消息,再度将中缅关系推上风口浪尖。早在密松大坝事件发生之后,莱比塘铜矿也曾遇到当地民众的游行示威阻扰。后经过缅甸民主运动联盟领导人翁山淑枝领导的调查团的细致调查,莱比塘矿场才算渡过一劫。此后,莱比塘矿场一直按照翁山淑枝调查团所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

  尽管如此,由缅甸与中国大陆企业合资的莱比塘矿场建设仍然一拖再拖。一些激进的当地民众还持续进行示威游行,直接破坏了莱比塘铜矿的正常施工。去年12月21日,莱比塘矿场的扩建计划引发民众抗议,缅甸警方与示威群众发生冲突,最终导致一人死亡、20人受伤。

  该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部分西方媒体也借机炒作,使用“镇压”、“警方滥用职权”等刺激性的字眼对其进行渲染式报道。一时间,中缅关系再度置于国际媒体的聚光灯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莱比塘矿场事件发生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访问缅甸之后。在11月的访缅行程中,中缅两国在缅甸首都内比都发表了《关于深化两国全面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中缅两国都明确提出要开展大项目合作,支持中国企业参与缅甸基础设施建设。此次莱比塘矿场冲突事件的发生,无疑使得这次访问的成效受到质疑。

  自1988年缅甸军政府上台执政以来,缅甸对中国的依赖不断加深,西方媒体继而将缅甸称之为中国的卫星国。在这种特殊背景下,中资企业成为缅甸国内的主要投资方。也正因如此,中资企业在缅甸的投资基本上没有遇到太大的外来竞争阻力,这也使得一些中资企业较少注重环保、社区建设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跟进。密松大坝事件之后,中国国内出现对中资企业在缅甸进行投资经营活动的反思,认为中资企业应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帮助当地居民发家致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等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