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郑永年:中国民粹性民族主义的危害

http://www.CRNTT.com   2014-12-03 10:56:28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
  中评社北京12月3日讯/“民粹性民族主义,最终不可避免使得国家走向衰落……一句话,盲目的民族主义会走向封闭,封闭会走向落后,走向衰落。这既是世界历史的经验,也是中国本身的历史的经验。”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昨天在联合早报撰文《中国民粹性民族主义的危害》如是说。详论如下:
 
  在民族国家时代,不管人们喜欢与否,民族主义无处不在。自近代以来,民族主义精神始终反映在一个国家的思想、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民族主义(尤其是爱国主义),也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美德。但同时,民族主义也不时地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近代以来各国之间的战争,无一不和民族主义有关,尤其是德国和日本的民族主义。也正因为如此,自从其产生的第一天起,民族主义便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歌颂,有人诅咒。今天,随着地缘政治的变迁,民族主义重新抬头和复兴,对国际和平和民族国家的统一,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民族主义也再一次成为人们不得不关心的重大议题。

  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只要这个世界是由主权国家所组成,民族主义就不会离开人们而远去。因此,一个现实的选择是构造一种比较理性的民族主义,避免各种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尤其是那些建立在民粹之上的民族主义。这也正是今天的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政治挑战。这种挑战既发生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宏观层面,也发生在社会心理的微观层面。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精神,就是通过把自己融合进世界而崛起和强大。当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的时候,他表达了其民族主义精神,这种民族主义精神就是要通过改革开放,追求国家的强大。邓小平实现了他的民族主义精神,因为正是他的改革开放政策,引导中国走到了今天,在短短30来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贫穷的国家转型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但近年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2008年以来,西方长期处于危机之中。中国本身没有危机,也有效地防范了金融危机扩展到中国。在很多年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不过,在同一过程中,西方和中国之间的各种冲撞也表现出来。从前西方经济好的时候,信心十足,并没有感觉到崛起中的中国真能“威胁”到西方。但是,深陷危机的西方,开始对自己信心不足,认为中国的崛起已经对西方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这种被中国“威胁”的感觉,促成西方做出各种有悖于中国利益的事情。这种外在的变化,无疑为中国新一波民族主义的崛起,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此外,很多内部因素,例如社会所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传统意识形态的衰落、民族精神的萎靡不振等等,也是民族主义的内部驱动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