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100万买个点招指标:校董制度多畸形

http://www.CRNTT.com   2014-06-11 13:38:21  


  中评社北京6月11日讯/这几日,校董招生猫腻登上了各大媒体的评论头条。因为新华社的一篇报道提到,校董年捐100万,就能有个点招指标做回报。评论纷纷痛心于校董这个舶来品在中国改革失败,事实其实没这么简单。

中国的校董制度承担着两大拉资源的功能,与国外校董制不同

  舶来品校董制度在中国高校遍地开花就是因为其“高大上”的面子,里子却是不同的

  校董制度起源于美国,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组成了大学的董事会,从而掌握着这所大学诸如校长任命等最根本的方针路线,是高校的最高权力机关。当然,校董主要由社会贤达组成。能够当上校董是很高的荣耀,校董们也会竭尽全力去为学校做贡献,很受尊敬。像是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就是斯坦福大学的校董,而他作为校董还为学校捐献了7500万美元。总之,校董是个听上去很“高大上”的外来词汇。

  一般来说,舆论偏向认为或者期望中国设立校董制度能够帮助高校去行政化,引入外部的制约机制,走上自治之路。不过,现实和历史却不指向这个期待。高等教育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公办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个目前是不可能打破的。对于怎么选校长这个问题,这几年教育部也进行了一些实验,比如2011年12月,首次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和西南财经大学校长。但是,做决定的还是教育部的“遴选委员会”。当然,内里的不同不妨碍“校董”制度在大学纷纷设立,因为它是一个可以堂而皇之让大学与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发生紧密联系的制度,比什么名誉博士、名誉教授更显亲密与实用,也更时髦光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