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不能以“微刺激”替代经济结构性大调整

http://www.CRNTT.com   2014-05-14 08:46:16  


 
  文章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所呈现的是一种结构性衰退,而不是周期性衰退。在此期间,最重要的是调结构,产业升级、需求升级和促进创新,也就是要着力改善供给:一是要下决心去杠杆,让僵尸企业和低效企业出清,通过破产关闭和兼并重组去产能,同时给其他企业腾挪产业升级空间;二是要打破垄断,简政放权,让大量民企参与到市场中来,特别是公共服务的领域中来。只是,这种内生性的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微刺激”的目的不是为了阻止经济增速下滑,而是为了减缓下滑速度,避免经济垂直跌落,其根本的目的是为制度改革、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争取时间和空间。

  所以说,当下的中国经济并不是不要“刺激”,只是要的是“微”刺激、“新刺激”。其要点有四:一是强度不能太大,而且要相机抉择,适可而止;二是要突出供给侧改善,为提升经济效率而投,要着眼于长远;三是投资要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重要的是放松管制,激活民间投资,而不是一味政府主导;四是要谨慎采用货币手段,继续货币放水对改善资产负债表是没有实质性作用的。关键是要提高经济增速下探的容忍度,如果一味地把“稳增长”和“微刺激”都变成“保增长”,那中国的转型之路将被人为拉长。

  不妨看看美国的情形,今年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很可能成为全世界跌倒后爬起来最快的国家,为什么?因为美国采用的是市场机制,美国允忍房价下跌、允忍银行破产,甚至允忍家庭破产。市场手段看起来很无情、很残忍,但从金融危机到现在,美国只用了不到6年时间就把资产负债表修复到2003年的水平,结构调整已基本到位,接下来又可以轻装上阵了。欧洲不愿承担坏账的后果,拒绝削减福利,日本想用超级量化宽松来平衡资产负债表,结果欧洲的负债下不来,日本的负债还在恶化,两者至今都仍在泥潭里挣扎。为什么我们喊了十几年的经济结构转型至今仍还停留在呼吁阶段?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大家一直不愿意看到增速下滑,不愿忍受增长下降的代价,当然也就一直没有经过像样的调整。

  问题是,只要结构性矛盾不解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就会递减。事实上,这些年来,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正在锐减,投资对“稳增长”的作用时效越来越短。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年的4万亿投下去,我国经济“稳增长”了两年,2011年4季度开始二次探底;2012年上半年开始4万亿2.0版,经济只“稳增长”了不到一年;2013年上半年发改委开始地铁、城市轨道项目审批加速,但经济“稳增长”了不到两个季度,接着就有了今天的“微刺激”。在这样的投资边际效应递减态势下,此轮“微刺激”对经济托底的时间又能有多长呢?

  文章最后表示,纵向看,横向比,总结出一句话,中国经济的问题既然是结构性问题,那就非得经历一场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不可,这个过程可能很痛苦,却是绕不过去的,不然,中国经济就难以进入升级到新的发展阶段。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