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打破刚性兑付势在必然

http://www.CRNTT.com   2014-03-07 08:34:00  


  中评社北京3月7日讯/如果一件事情无法永远持续,那么,它必将终止。刚性兑付就是如此。2014年3月4日晚间,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公告,宣布2011年公司债券第二期利息无法按期全额支付,从而构成国内首例债券违约事件,打破了债市刚性兑付的魔咒。

  大部分市场人士对这条新闻的直观感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打破刚性兑付就像靴子落地,势在必然,只不过没想到来得这么突然,且发生在债市,而不是更受关注的信托业。

  新京报发表盘古智库学术委员程实文章分析,作为标志性事件,超日违约的突然出现意义重大。从宏观经济金融全局角度看,及早打破刚性兑付是有利的:其一,有利于金融风险的稳健释放。金融的核心是信用,信用的关键在于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摊和确定合理的风险对价,让市场在信用形成和维系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刚性兑付对市场发挥作用产生了阻塞影响,风险阻塞在金融体系内部,缺乏有效的疏通。如此状态之下,金融风险快速积聚,就像一个被吹大的气球,如果没有缓释途径,迟早会爆炸,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而突然打破刚性兑付,就像在气球上戳了个小孔,有利于疏导市场预期,让积聚的金融风险得以渐次释放。

  其二,有利于抑制信用的无序膨胀。信用发挥了杠杆作用,为经济增长输送了金融助力。但刚性兑付带来了两种危险,一方面,少部分金融中介机构在刚性兑付的潜在压力之下,被迫进行滚雪球式的信用扩张,不仅产生了所谓金融空转,也导致信用过度扩张,使得市场的风险链条变得更长、更脆弱。另一方面,刚性兑付的存在无形中提高了市场融资成本,给实体经济形成冲击。因此,打破刚性兑付有助于缓解这两种危险,抑制信用不必要的、高成本的无序扩张。

  其三,有利于金融消费者得到及时的风险教育。当前,资产管理行业和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让中国金融消费者的投资习惯和风险偏好都发生了根本改变。在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产品提供者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价格战变成主流,进而导致消费者的大部分注意力都被吸引到收益率上,对风险缺乏必要的警惕。而打破刚性兑付,无异于给广大消费者敲响了风险警钟,引导消费者客观认识风险和收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减少对收益率高低的单边过度关注。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