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中国经济迈入风险管控成本递增时代 | |
http://www.CRNTT.com 2014-01-19 10:28:32 |
上海证券报发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文章称,尽管从决策层到民间对经济增长数据的敏感度已大不如前,但在暂未找到更好的替代经济指标之前,无论是像中国这样的超级新兴经济体还是工业化国家,还都无法忽视GDP的增速以及本国经济规模的变动。尽管去年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为14年来的最低,但7.5%左右的增速足以傲视主要经济体。据世界银行刚刚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2014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计将达到7.7%。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今年极有可能跌破6:1。这意味着2014年中国GDP将达到甚至超过10万亿美元。 文章分析,中国经济在迈上9万亿美元台阶之后的急务,不是2014年的经济规模能否跨入10万亿美元,而是基于既有增长模式派生的系统性经济与金融风险如何管控。 梳理2013年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诸多风险,最大的隐患是政府对可能爆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面对日益严重的产能过剩,面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房地产调控,面对以往是监管灰色地带的影子银行与地方债危机,以及被动而生的外汇占款,央行的主动行为空间越来越小。而上证综合指数再度成为亚洲表现最差股指的事实,亦再度印证了中国要建设强大的证券市场,至少在短期内没有现实可能性。中国经济增长与股市表现的显着背离,某种意义上也反映出中国经济的新旧两大部类内部结构大调整的迫切性。如果上市主体质次价高,无论证监会出台什么管理规定,只能治标不治本。 以往一直认为债务危机离中国很远,但有研究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全社会的债务总额是GDP的215%,如果这一数据较为准确,那意味着中国的债务杠杆率已高得离谱。记得两年前,还有人乐观预期:中国的债务水平远较日、美低,且经济增长速度也高于美、日,因此,尽管中国日渐放大的债务雪球会对经济肌体有所损害,但不至于演变成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但随着中国真实债务信息的不断披露,笔者发现,中国本身也已成了世上数一数二的债务大国。中国靠“借改革开放的新债”发展经济的成本,已足以冲销经济增长的收益。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