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区”背后的三期战略

http://www.CRNTT.com   2013-12-02 09:56:40  


 
  1969年,美国人正式将日本本岛及周边海空域的管控权交还给日本政府,顺带着,也将周围的“防空识别区”一并交给日本。到了1972年,美国又将琉球列岛的管理权交给日本,从而将日本的“防空识别区”进一步扩大到了钓鱼岛周边空域,这就使得日本在过去的44年里对相关海域握有实质的控制权。与日本相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政府出于外交需要,同时也因为受到了军事技术条件的限制,使得中国在东海不得不对日本处处避让,长期处于被动回应的状态。
 
  不过,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对于周边海洋利益及本国安全利益的诉求日渐增大,这必然要求中国改变“被动式”的状态。因而,在日本“购岛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一改先前的退让温和,转而以一种积极、主动、强硬的态度去应对中日在东海海域的各类摩擦。在中国政府看来,日本政府购岛后,中日间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低烈度的摩擦,不仅不会使中国陷入被动;相反的,还将有助于中国进一步加强对钓鱼岛及其周边海空域的控制。
 
  本次“识别区冲突”正是这个思路的延续:“防空识别区”的设定,虽然在一定时间内会对中日、中美关系造成一些消极影响,但由于三方紧密的经济联系,又使得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也不敢做出极端的反应——这点可由B-52轰炸机只敢“轻装上阵”地在识别区的边缘地带进行南北游走,以及奥巴马总统要求美国民航遵守中国防空识别区规则等现实来佐证。因而,可以预料,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招”后,三方必将会寻求达成一个新的“默契”或“妥协”。届时,中国的身份也已然可以从一个“受气包”,转变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合作者,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些都只能算是中国的短期博弈。作为一个善于以全局和战略视角来审视未来的国家,接下来的中期谋划和远期构想恐怕才是中国政府划下“防空识别区”行为背后的精髓所在。
 
中期谋划
 
  如果说东海海域对中国有着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的话,那么南中国海则是中国未来的能源依托和战略关键所在。可以这么说,划设南中国海“防空识别区”是中国的国家经济利益、海洋战略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发展的必然诉求,它将是中国逐步推进和扩大自身在南中国海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关键一环。因而,中国政府在处理完短期博弈后,划设南中国海“防空识别区”必将被提上议程,成为中国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间最重大的中期战略议题。

  当前,中国之所以只是有针对性的在东海划下“防空识别区”,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政府不希望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去刺激过多的周边国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外交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希望通过“区域试点”的方式,来为更大范围的“防空识别区”的划设积累经验。此外,如果中国能顺利地“降伏”日本,那么东南亚国家自然也将从“中日识别区冲突”中吸取经验,这将为中国下一阶段的“南中国海扩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因而,在当前,中国有针对性地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以及坚决地给予他国反击,客观上正是在为接下来的南中国海博弈做准备。毕竟,只在家门口的一个角落划下预警区是绝对不足以保卫中国的国家安全,也是绝对无法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诉求、海洋诉求和安全诉求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