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教授为何热衷为“官博”抬轿

http://www.CRNTT.com   2013-10-23 11:47:44  


2012年7月19日,南京市市长季建业。资料图片/CFP
  中评社北京10月23日讯/近日,原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成为十八大之后第十位落马的省部级高官,然而伴随着季氏的落马与政治生命的终结,其本人博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的学术不端行为也遭到曝光。《广州日报》今日登载评论员练洪祥的评论文章“教授为何热衷为‘官博’抬轿”,作者表示,大学应该是大师云集、智慧碰撞、空气自由的象牙塔,而不是趋炎附势、私相授受、蝇营狗苟之沼泽地。是故,对“官博”泛滥,该检视的不仅是官员,还有高校教育…详细内容如下:

  刚刚落马的南京某官员在仕途上曾是一名高调的官员,在学术上亦是如此。从党校干部班学员到法学博士、名校博士后,一路顺利走来。伴随其政治光环的褪淡,博士论文涉嫌“抄袭”等问题也开始曝光。

  “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纪宝成先生在四年前一个高等教育论坛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全国政协委员杨春时教授数年前也透露,某直辖市的区级领导中,有一半在大学读博。并总结出规律,“官员级别越高,读博就越容易”。毋庸否认,还是有官员真心想学点东西,沾点书香,长点见识,但更多官员“捞过界”戴博士帽、当博导乃项庄舞剑,意在何处,不言而喻。

  倘若真心向学,倒也应该鼓励,至少比那些成天与大款“埋堆”,推杯换盏,夜夜笙歌要好。问题是,一些官员读博,基本处于“三不”状态——不上课、不读书、不做作业。作业由秘书或师兄妹捉刀,论文请专人代笔,抄袭司空见惯,文凭必然注水。这样也叫“读书”,直将天下读书人羞死。一个巴掌拍不响,“官博”汪洋泛滥,高校“礼贤下士”与教授“爱才如命”也难脱干系。

  一些高校或为谋取部门、个人利益,或为炫耀所培养学生的行政级别,或屈从于公权力,对“官博”缺乏起码的“免疫力”,别说甄别与抵制,个别高校甚至“投怀送抱”,诚邀官员读博,就差没有“快递上门”。一位副市长曾坦言,有几所高校邀请他读博,有的学校干脆告诉他,不用考试直接读博。“媚官”至此,夫复何言。校方走“五十步”,教授行“一百步”。像当年为南京落马官员博士后担任答辩评委的几位名教授,全部来自北京的几所名牌大学。哪怕他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也未被导师们的火眼金睛发现,顺风顺水走到博士后。

  哈佛大学1986年以坚持学术水平为唯一标准聘任教授和授予荣誉学位的原因,拒绝给时任总统的里根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一直被传为大学尊严与风骨的佳话。相提并论,不尽唏嘘。话说回来,尊严需要代价,风骨要有资本。“缺钙”除了先天“发育不良”——百多年的大学史还没来得及养成独立精神外,亦与“贫血”有关。在行政主导的语境下,资源几乎都攥在行政官员手中,主要靠公共投入的高校,有时也不得不为了五斗米折腰,“靠山吃山”用文凭向行政权力反向寻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