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收藏品公司百人被抓揭示的骗局

http://www.CRNTT.com   2013-08-12 12:04:09  


“华夏国博”官网上售卖的各种高价藏品
 
  从其网站上登出的纪念品种类看,和广电购物上的是“一路货色”。

  从销售手法上看,据北京警方介绍,该公司销售员每天拨打电话均在200人次以上,电话内容无非是推销“收藏品”,让客户交纳一定数额的会员费、金卡费等费用,并称可以给客户举办拍卖会,使其购买的“收藏品”成倍增值,继而吸引客户大量购买“收藏品”。这种夸大收藏品升值空间,引诱“占便宜”买家的销售手法,和广电购物也是一种类型。

  不同的是,华夏国博窃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让推销“定位准确”

  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副局长郑威说,今年8月初,北京警方根据公安部部署,对北京市丰台区涉嫌非法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线索进行核查时发现,一家名叫“华夏国博”的收藏品文化交流中心涉嫌违法行为。从该公司总部,警方搜出约60余万公民的个人信息。这些被非法搜集后整理而成的公民信息单,堆积如山,足足装了4车才被全部拉走。

  “华夏国博”日常由三个副总负责管理,下设3大中心、23个小部门。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技术部门,每天由技术部门人员通过互联网等途径非法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利用专人设计的木马程序盗取公民个人信息。然偶经分析、梳理、汇总,分发到各个营销部门后,由近300名话务员根据这些私密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推销。

  在经过分析梳理后,一些“目标客户”就会显露出来。比如一些曾经有过广电购物购买收藏品经历的人,其信息被记录,然后通过售卖或其它渠道,被华夏国博这样的公司最终获取,然后就成为这些公司的“目标客户”。一位77岁的受害人罗某,他通过电视购物购买了一些收藏品。之后,全国各地自称收藏品“经销商”的推销电话纷至沓来。罗某说,仅2012年2月至7月,就有人以“上海文学会”、“北京博物收藏协会”、“北京京瑞收藏品文化中心”、“中国收藏家协会”等多家单位工作人员身份,向他推销收藏品。动心的他,先后购买各类收藏品共花费40余万元。经鉴定,罗某购买的收藏品均为假货,“经销商”提供的各类公证书均系伪造。

  广撒网加精准化,使不高明的骗局也能得手

  在“华夏国博”楼上办公的别家公司职员介绍,平时早上8点左右,“华夏国博”就开始热闹起来,员工的口号声伴着电话声接连响起。这家公司搬到此处约有一年的时间,在里面上班的几乎都是年轻人,又以小姑娘居多。根据警方掌握的信息,“华夏国博”已经至少达成了3万余笔交易,交易额上亿元。

  从成交记录和打出推销电话的数量来看,成功率并不算高,大多数接到电话的人都没有理会。这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符。但是只要有个别上钩的,再辅以大的客户基数,则也能撑起一个“行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