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官员考核如何“去GDP化”

http://www.CRNTT.com   2013-07-22 09:52:33  


 
  “改变”10年,“GDP依赖”为何愈演愈烈?

  最近10年来,改变“唯GDP至上”的考核机制一直呼声不断。然而,给外界的感觉却是,倚重GDP的考核方式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是愈演愈烈。尽管国家统计局也先后开发了“绿色GDP”和“综合发展指数”等更为科学的综合性考核指标,但更多的地方政府并无足够的动力来实施,这是为什么呢?

  在南京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系学者徐志国博士看来,这是由当前我国政府的自上而下的“压力型体制”决定的。在党管干部的组织管理体制之下,各级地方党政主要领导人多是由上级任命的。为了激励下级领导人实施上级政府规定的政策目标,上级政府就采取政绩指标考核的方式,把任务和指标,层层量化分解,下达给下级组织和个人,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根据完成的情况进行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奖惩。

  而下级地方党政领导,为了在任期内获得晋升,就会与同僚之间展开一种类似锦标赛式的竞争,这种竞争下,如果GDP数字相比别的竞争者落后了,对于仕途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他们更注重短期内立竿见影的显性政绩。在这种“锦标赛体制”的竞争法则下,地方官员获得升迁的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大地方的GDP和税收增长业绩,以免落后于人。

  这也意味着,在考核目标的压力之下,如果上一级政府不对下一届官员的考核评价方式做出重大调整,则下一级官员通常并无动力兼顾地区的长远发展(“隐形政绩”)。换言之,如果中央政府不下定决心铁腕推进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方式的改变,则地方各级党政领导通常会持续甚至加剧既往的发展路径。

除此之外,据一些地方官员对《南风窗》记者介绍,现有的官员考核成果的运用与领导干部晋升任免的“脱节”,也是造成基层政府“GDP路径依赖”的重要原因。“都知道好大喜功、搞‘政绩工程’、涸泽而渔的发展不好,可你能看到几个官员因为这而被免职?通常,过不了几年,他们都是高升了!”

  据媒体披露,最近落马的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曾被中组部考核评价为“不适合担任省部一级干部”,但此后仍被擢升为副部级干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