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体制的“利己主义”

http://www.CRNTT.com   2013-07-05 09:31:40  


  中评社北京7月5日讯/广州《南风窗》杂志日前登载石勇的文章《体制的“利己主义”》表示,消除当下中国超越体制的“利己主义”中的一些破坏性因素,已经很迫切。

  出什么事都说是“体制问题”,固然有些简单化,但今天再也无法低估“体制”中的某些破坏性因素对建构一个秩序良好的公平社会的杀伤力。

  “既得利益集团”是寄生于体制下的,这是常识。

  在北京,针对大学生的招聘最近出现这种现象:一份起薪6000元的工作,与起薪不足3000元但解决北京市户口的工作,可以打个平手。在户籍制度对权利——福利的不平等分配下,一个户口可以等同于市场上每月3000元的报酬。当体制的因素参与到市场选择时,市场的吸引力要打3000元的折扣。

  中国的“就业难”和“招工难”早就并存了多年。这一结构性怪象正是市场被体制挤压的折射。做公务员,进入具有“半体制”色彩的垄断国企,是无数人职业选择的蚀骨渴望。民企则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很多中小工厂甚至很难招到人。体制,在这个充满风险的时代已然是一种招魂机制,是安全感的一个母体。

  相应地,中国被导入这个方向:不创造财富,或依靠权力背景攫取利润的部门具有超强的利益回报能力,而创造财富的部门则在风险、成本和回报上极不对称。30多年的市场化之路陷入重新给体制造魅的尴尬局面。

  在国民福利的分配上,体制维持着对“自己人”的特殊照顾。无论是在医疗、养老还是在其它的一些福利上,不公平都非常明显。体制内外的身份差别,制造了“我们——他们”的社会裂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