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缅甸战火烧至中缅边境

http://www.CRNTT.com   2013-01-16 09:00:48  


 
已交战2400多次

  “从2011年6月9日开战到2012年末,老缅军已经和克钦军在多处地方大大小小交战2400多次。”克钦独立政府内政部的官员森瓦说,“政府军占领了原来属于我们的一些山头和村庄,但是他们无法到达克钦的核心地带。”克钦人习惯称自己的军队为“克钦军”,称缅甸政府军则是“老缅军”。

  缅甸的少数民族问题一直存在,几乎伴随着其1948年以来整个独立建国的历史,各种武装派别的冲突也从未停息。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各种少数民族组织希望按照早期《彬龙协议》的内容,继续拥有武装并且实现高度自治,而长期由军人操控的缅甸政府却希望“一个宗教、一种语言、一个种族”,由于各方利益诉求差距太大,因此数十年来一直处于明争暗斗、武装冲突的态势。

  “政府军和克钦军的一直打打和和,1962年、1973-1974年、1980年至1981年及1994年双方先后签订过停战和平协议。”克钦独立军的一名政治干部说,“但每一次都是政府军不遵守协议,首先对克钦军攻击,我们一直都在自己的地盘上守卫抵抗,到现在也从来没有主动进攻过政府军控制区。”

  克钦独立军与政府军之间的最后一次协议停火是1994年,至2011年已经长达17年,为何双方又大打出手?

  2009年4月,缅甸军政府拟定了全缅民族武装的整编计划,但遭到绝大部分后者的拒绝,新一轮武装冲突的隐患开始出现。此轮战争爆发前的2011年5月初,作为缅甸最为强大的少数民族武装克钦独立军在泰国清迈得到美国和欧盟NGO资助,成立了统领缅甸6个少数民族武装的缅甸全国民族联合联邦委员会(后发展为12家),其后克钦军委主席恩板腊受邀前往美国和欧洲访问。

  2009年8月,缅军成功攻下掸邦“果敢特区”后,对其他民族武装更是采取高压态势。2011年6月9日,由于整编谈判破裂,缅甸政府军认定克钦独立军为非法组织而大举进攻,理由是为保护伊洛瓦底江支流太平江上中国投资的水电站;同年9月30日,缅甸总统吴登盛又出面叫停了中国企业投资的密松水电站,其同样位于克钦独立军控制区。

  森瓦说,“政府要在克钦的地盘上修电站,根本就没有问过我们的意见,甚至没有主动给我们利益的打算。”

  他表示,缅甸政府军之所以在此时对克钦独立军大打出手,除了有政治上控制的野心,也有经济利益上的考虑,近几年缅军在缅北的矿产与能源开发项目越来越多,导致投资者跟克钦的合作越来越少,这些项目给克钦组织和克钦人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但主要的收益却被缅方拿走了。

  “缅军拿到钱后并不是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而是千方百计扩充装备,对克钦独立军的威胁越来越大。”森瓦说,“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克钦地区,其他掸邦、克伦邦和钦邦等地区都大同小异,因此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起来抗争。”

  特别的是,原本被政府军控制的缅玉开采区孟拱(帕敢)地区,冲突发生后已经被克钦独立军武力抢夺过来,各种玉石生意的税收已经成为后者战争经费的重要来源。

  另外森瓦透露,已经有掸邦北部军、崩龙族解放军、果敢同盟军、若开民族军、全缅甸学生民主阵线(学生军)和一些印度民族叛乱武装等陆续参与到战争中,并且都投入到最前线与缅军直接战斗,即不断有国内外武装力量明里暗里参与这场战争。

  “从2012年12月开始,老缅军又开始执行彻底清除克钦军的‘扫雷计划’,调集了包括4架喷气式战斗机、2架空中堡垒直升机和20辆坦克及上万名士兵进攻克钦根据地,显然他们已经竭尽全力了。”森瓦说,“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克钦山区的实际情况,在我们那些大山里,一万老缅军扑进来就如同撒了一把芝麻,基本看不见多少人,坦克和飞机也起不了多少攻击作用。”

  森瓦还表示,克钦独立军曾经对缅甸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寄予厚望,认为她能够帮助实现克钦和平,“但昂山素季获得总统给的议会领导职务后,对我们克钦的遭遇很少表态,也没有实际动作,所以我们已经不再信任和尊重她了”。

  2012年12月28日和29日,克钦中央政府所在地拉咱,当地民众还如期举行了两场婚礼。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