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缅甸毒品魔咒

http://www.CRNTT.com   2012-11-14 11:45:57  


 
  缅北和金三角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克钦、拉枯、僳僳、掸、佤等各族山民在这里的成百上千个村寨繁衍生息。直到现在,当地仍然保持着刀耕火种的习惯,其村寨围绕着新辟耕地不时迁移。这种原始生产方式很适宜种植罂粟,因为种罂粟无须高明复杂的技术,当人们把一片片茂密的丛林砍倒烧毁后,仅肥沃的腐殖层就可以使鸦片连续几年丰收。当地力耗尽时,山民又开辟新的耕地。

  当地的不少山地民族经济落后,生活贫困,无现代文化教育可言。对于他们来说,鸦片一直是现金的等价物,有了鸦片就能有现金。他们还把鸦片当成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因此导致许多人(包括七八岁的儿童)吸食成瘾,这也是当地鸦片禁而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缅甸约90%的鸦片种植在北部掸邦,当人们试图降低鸦片种植面积时,当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也随之消失。”长期研究中缅关系的云南民间学者石安达表示,缅甸的国家包袱沉重,少数民族问题异常复杂,历史上鸦片种植主要是由少数民族在进行,缅族很少参与,但是现在后者也出现了大量种植的情况。

  “说到底还是经济利益驱动所致,贫穷是最大的动因,与宗教信仰等关系不大。”石安达说,“众所周知以前主要是少数民族武装控制地区的种植最为严重,比如克钦独立军、佤邦联合军、果敢同盟军和掸邦东部同盟军(猛拉)等控制地区。但是后来这些情况的确发生了变化,其中既有国际社会与缅甸政府的打压因素,也是各种少数民族武装不愿意以此为生的结果。”

  他表示,自己近几年多次出入这些地区调查,发现克钦、佤邦和猛拉等地区的确都兑现了禁种鸦片的承诺,“这样的情况也只有在那些极权政府的地区才能实现,因为谁再违反肯定马上被抓去枪毙。”

  “果敢地区本来也曾经做到了,但是在2009年8月被政府军管理后又出现复苏的迹象。”石安达说,“缅甸政府虽然年年在打击鸦片种植,但其着力点主要在于不太听命的少数民族武装地区,对于政府有效控制地区,或者愿意归顺政府的少数民族地区则网开一面。”

  云南省一名经常前往缅北工作的缉毒人员说:“现在还有鸦片种植在与佤邦等相连缅甸政府的控制区,因为那些地方非常偏僻,基本没有什么交通条件,缅甸政府及其军警还没有能力去管理那些地区。”

  有需求必然有供给。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认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鸦片制剂吸食者数量现已占到世界总量的1/4,高于2000年到2005年的1/5。

  中国发布的《2011中国禁毒报告》显示,中国查获的毒品50%来自“金三角”地区,45%来自“金新月”地区,“金三角”仍是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毒源地,而且该地区合成毒品产量大幅上升,向中国走私渗透进一步加剧。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指出,单纯铲除罂粟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可持续的解决办法只能是通过投资发展经济,同时稳定当地的法治。

  “事实上很多人不了解缅甸的实际情况,政府一直没有把禁种鸦片当做独立的工作来完成,而是将其与民族、政治、经济和军事问题合并考虑。”石安达说,“因此在缅甸的少数民族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前,缅甸的经济水平没有明显提升前,包括缅甸的军队没有足够强大前,政府很难彻底下禁种鸦片的决心,或者说要在2014年实现无鸦片种植是不可能的。”

  耶博雍籍牙说:“最新的情况是,除了缅甸最南方的伊洛瓦底省、仰光省、德林达伊省和孟邦共四个省邦外,其余10个省邦全都发现有鸦片在种植,而以前只有北部的掸邦和克钦邦在种,这是一个很令人担忧的情况。当然,无论从鸦片的产量还是品质来看,仍然是缅北地区的领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