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专论:南台湾契作重塑两岸“建构性认同”

http://www.CRNTT.com   2012-10-30 01:00:34  


 
           感性认同的观点

  但是,契作的户数扩大、区域拓展,鱼肉的在地分解、加工增加就业,甚至契作农产标的从虱目鱼延伸到柳橙、哈密瓜等,让人民扎扎实实获得利益,两岸关系就能增进吗?

  这就像台湾过去的最大出口市场是美国,从该处赚得许多外汇,纵使有些台湾人向往美国的富足繁荣,但又有多少台湾人认为自己是美国人?更何况中国大陆现在还处于和平发展阶段,虽然经济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国,大都市的人均所得也不逊于整体台湾,但整体人均所得仍待发展,以富足繁荣吸引台湾的意象似乎不比当时的美国强。

  当然,台湾和中国大陆血浓于水的关系,不是台湾和美国的关系所能比拟。可是不容否认,两岸从1949年以来的分离,造成了两岸“认同”的逐渐分歧;尤其在南台湾,因为经济与政治、全球化与政党对立等问题的纠葛,两岸之间的“认同”隔阂更大。

  基本上,认同(Identity)是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的议题,涉及了社会如何将自我概念(Self-conception)赋予个人?社会如何以群体为仲介建构个体?③相对的,个体又如何产生群体的概念?亦即个体与群体的认同是存在辩证的(Dialectical)相互建构关系。

  本文将认同区分为“本质性认同”(Essential Identity)与“建构性认同”(Constructed Identity)。第一种认同被认为是原生的,相信认同是先天给定的,通过共有的象征符号、集体记忆、语言、文字、习俗、神话、历史、地理……形成。第二种认同则是被创造的,主张认同是后天形成的,由知识分子和政治菁英培育,并且随着利益与环境的变迁,持续进行重新诠释。

  大部分的台湾人民是移居自大陆的后代,两岸人民曾享有同样的象征符号、集体记忆等文化认同,纵使历经荷兰占据、明郑分立、清朝疏离、日本占据时期,以及1949年之后的两岸隔绝,双方仍因同文同种而存有相当程度的本质性认同,这可从1980年代起迅猛发展的两岸经贸与人员交流中看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