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信力建:东亚一体化的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12-09-20 12:08:42  


 
  东亚经济需要稳定环境

  中国在2008年后面对出口下降采取紧急措施,财政拨出4万亿元来缓解危机。为缓解危机,转变发展结构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将经济资源由出口制造业转移到内需产业的产业构造改革,为扩大消费而实行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是中长期课题。值得庆幸的是,亚洲正处由中等收入阶层扩大推动内需扩大的时期。中国现在应该“谋求与其他亚洲各国一同发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2012年4月2日博鳌亚洲论坛语)。日本也在谋求从亚洲的成长中寻求本国成长之路。

  东亚结成一体实现发展,需要安定的金融环境。“10+3”构筑了为预防危机的信用提供框架,剩下的课题就是构筑实现汇率稳定的框架了。

  2005年,“10+3”峰会再次确认了“实现东亚共同体的共同意愿”,并达成了协议加速研究“更紧密的、有协调性的地区性汇率机制”,但是现在还没有具体的行动。各国担心由于协调汇率政策而失去本国经济政策的自由。可是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提出的“亚洲货币稳定和东亚经济共同体”,正说明了东亚货币合作和东亚共同体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日本见证了由于汇率不稳定而造成的国家产业空洞化。“10+3”迟早将不得不面对为实现东亚区域内汇率稳定而进行货币合作。

  从欧元危机中,我们意识到在亚洲实行单一货币未必是贤明的选择,但那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货币合作。中日两国应关注欧洲货币制度中的德国马克相对美元保持稳定走低的先例。

  主权扩张的威胁

  在东亚存在着多个经济合作框架。“10+3”峰会始于亚洲货币危机。“10+6”是日本主导的10+3+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的框架。2011年东盟邀请美俄,“10+8”诞生了。此外,美国出于经济和地缘的动机在推动TPP。各个框架的诞生背景决定了其特点。从东亚共同体需要为实现汇率稳定的货币合作的角度来看,东亚共同体应该是有着10年金融合作的实际功绩和合作体制的“10+3”,不是其他的合作框架。事实上,日本期待CMI能够成为以AMRO为常设机构的亚洲货币基金,“10+3”将成为东亚共同体的雏形。

  在欧洲,避免战争、建立和平的理念促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设立,由欧洲共同体发展到了欧洲联盟。在东亚,企业活动促进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货币当局也在努力促进区域金融合作,但不论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理念还是安保政策等现状来看,还不具备将东亚共同体制度化的条件。

  问题在于东亚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吉林大学李晓教授指出,现在东亚正处于历史上的主权扩张期,各国都不适应“一国独大的经济格局”(李晓:《东亚货币合作为何遭遇挫折?》2010年中国世界经济学主题演讲)。毫无疑问,没有近邻各国的理解和同意,东亚共同体将得不到实现。

  (王于苗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