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就这样被“浅阅读”征服

http://www.CRNTT.com   2012-07-20 14:50:54  


现在,谁还有那么好的胃口能消化一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呢?(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7月20日讯/首都师范大学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群体中,郭敬明、安妮宝贝、痞子蔡等作者及其作品大受欢迎,许多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及其作品却并未进入青年学生的阅读视野。(《中国青年报》7月12日)

  我总觉得,有关阅读方面的调查结果总会大同小异,甚至在不同时代也不会相差很远。在我的中学时代,同学之间流行的也大多不是赫赫有名的大作家的作品,我们都爱看电视,爱讨论流行剧。尽管语文老师倡导我们去读经典名著,可相较于那些艰涩、深奥的大部头而言,琼瑶、金庸、古龙等言情与武侠小说以及青春文学,才是同学们中传阅最广泛的作品。

  “叫好不叫座”不光存在于影视界,在出版界及其下游也存在。经典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大家都知道但常常不去读的书。相对于严肃的经典作品,通俗与流行的娱乐作品,始终最符合大众的阅读口味,这在不同时代应该都是一样的。但是,不必因此过于悲观,任何类型作品的存在,总会有其特定受众,而且这些受众是动态变化的。

  相对于“深阅读”,“浅阅读”具备了大众流行文化的基本特征,即快速、快感,是跳跃式浏览的。电子时代,可能没有什么不可以“浅阅读”从中世纪美文作家弥尔顿,到现代主义晦涩难解的庞德,从国学传统到《红楼梦》新解,从中华老字号品牌到新奢侈主义的流行,在信息轰鸣的时代,深与浅的界限似乎并不那么明显,它们都会在我们的指尖、眼前迅即滑过。

  “深阅读”与“浅阅读”之间并不截然对立。在资料匮乏、选择范围狭窄的过去,人们自然敬惜字纸,而在网络视频、音频、电子书、读图主导的时代,选择更具多样化,我们借助不同的媒介阅读,阅读的深浅界限日益模糊“浅阅读”仍然会诱导特定人群基于兴趣或某些问题意识的“深阅读”;越是高科技时代,受众对深度内容的需求其实越强烈,所以内容提供商从来不用担心在这个时代失业。此外,网络时代更倾向于个性化、娱乐化阅读,毕竟,不同文本在网络的分散点击之下,各归其位、各寻其主罢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我告诉你,很多东西,不必细读,浏览一下就行了。所有东西都关乎时间,你要学会最大限度地使用它。”假若苏霍姆林斯基生活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他也必定会倡导“浅阅读”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很多人都不屑于“浅阅读”,却同时在不自觉地进行“浅阅读”,手机电子书、微博等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我们每天都在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与知识中畅游,各取所需,更多人在享受“浅阅读”所带来的快感,而这些速读人群不乏知识阶层的成员。

  与其说我们是在主动放弃“深阅读”,不如说是在逐渐适应网络时代“浅阅读”的全新吸收方式,这带有某种必然性。(作者:胡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