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美知识界对中国崛起认知的变迁和中美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12-02-20 09:24:26  


 
第三期:21世纪之初

美国知识界对于中国崛起的认知

  进入2000年,随着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即将结束和美国总统竞选开始,中国问题成为美国国内政治讨论的热点。在布什政府中先后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的赖斯。她的认识起点是美国的超乎寻常的实力和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美国是国际和平和稳定的唯一保护者,在这个基础上,她认为中国是试图将亚太地区的权力平衡向有利于自己方面改变的大国,仅这一点,就让中国成为美国的战略对手,而不是克林顿政府曾经所说的战略伙伴。她对美国的自信体现了自由主义乐观派的认知,但是对中国可能造成的局部威胁则带有现实主义悲观成分。

  在学术界,则出现了现实主义乐观论和现实主义悲观论的对立。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当时的MIT教授柯庆生(Thomas Christensen,在布什政府第二任期任国务院高官),他认为中国军事力量会给美国带来挑战,但是不可能赶上美国。后者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米埃舍莫(John J. Mearsheimer),他在著名的《大国政治的悲剧》中预测,只要中国力量增长,中国就会控制周边地区,如果可以的话甚至控制整个世界。

第四期:九一一事件到金融危机乐观派占主流

  这一个时期具体从2001年9月开始到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前期(2001-2005)和后期(2005-2007)。

  2001年,九一一恐怖袭击后美国对于中国崛起的关心被全球反恐战争所取代,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也让美国政府,学界和智库的关注重点转向了中东和中亚地区。2001-2005年,美国知识界对于中国崛起的讨论主流是乐观派,但是政策圈对于中国的关注并不足。这一时期有关中国的讨论呈现出更多的现实主义乐观论与自由主义乐观论的倾向,在经济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政治上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积极姿态都被看成是积极融入世界的信号。

  随着美国布什政府的全球反恐战争的最为紧要的时期的度过,加上美国总统选举的临近,美国国内对于中国崛起的讨论的相对安静期也结束了;从2005年到金融危机发生的这一时期,悲观派开始抬头。

  现实主义悲观论者延续国强必霸的逻辑,认为中国虽然能力上还不如美国,但是有挑战美国的意图,因此经典现实主义者们将中国视为美国必然的敌人。但是应当指出的是随着中美关系的依存的加强,这种单纯的现实主义推导出来的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力已经不大。

  自由主义悲观论则认为中国的资源外交“缺少道义”,因为“北京与那些不尊重国际机制的国家签订能源合作协议”,中国挑战了美国的道义霸权和美国控制它所讨厌的国家的能力。

  但是,这一时期美国政府的战略重点仍然在中东和中亚地区,虽然中国的崛起的讨论在美国有回潮的趋势,但是该问题没有成为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的主要焦点。布什政府将中国政策定位为让中国成为一个“负责的利益攸关方”,暗含希望中国承担共同应对挑战的希望。在这一思路的基础上,2006年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框架正式建立,这也开启了中美关系政策对话机制化的大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