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央企海外找油:既没赚油也没赚钱 | |
http://www.CRNTT.com 2012-01-04 10:20:09 |
■ 就地变现抵不过整体亏损 石油公司走出去赚钱优先于“讲政治”,中石化和中石油在苏丹互相压价拆台 尽管媒体大肆渲染中国的“走出去”政策,将中国油企在海外攻城略地描述成为了能源安全“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但其实中国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远不如人们经常认为的那么协调,交易的出发点更可能是利润、威望和技能,而非外交政策目标。2004年6月,为获得苏丹一条输油管道的项目,中石油与中石化曾相互厮杀,竞相压低项目价格,最终结果自然是“渔翁得利”。2010年,中石化重金收购Repsol(巴西)股权时,中石油、中海油也参与了竞争。接近中石化人士曾对媒体表示,中石化曾提交给国资委一份有关海外油气并购趋势的分析报告,指出“国内三家石油公司之间存在部分恶性竞争、各自为政、相互拆台的现象。”另据媒体获悉,Repsol(巴西)交易之前,中石化曾在南美看中另一个上游项目,但在另一家国内石油公司的竞争之下并未得手。 三大石油公司2/3的海外项目亏损,央企不惜耗资百亿购买废油田 若全面讨论央企海外找油的得失,仅从收益上来看也丝毫看不出对中国石油储备体系的帮助。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受管理制度及国际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的亏损项目达到2/3。最近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论坛”上,一家石油央企3年前的收购失败事件被官方披露。这家央企盲目收购的位于利比亚的海外油田只能产出高硫油,炼化成本大幅上升,不仅不可能运回国内作为石油储备。在收购期间,该公司股价从2加元炒高至31加元,成交时这家央企多付出十几亿美元。如果将这些巨额“学费”直接用于进口原油充实储备油库,或许今明两年再增加4000万桶储备的任务能尽早完成。据《中国日报》早前披露,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仅初步具备约36天消费量的储备能力,远低于IEA成员国最低战略石油储备的要求(约90天石油净进口量)。 □ 结 语 在商言商,“共和国长子”们的海外经营行为不可能也不会违背价值规律,打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幌子仅仅是为了多要钱、少交税。即使做生意亏了本也不要紧,反正有全国人民买单。 (本文来源:网易新闻《另一面》2012年1月4日)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