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不让复旦学生上课者,非“梁朝伟”

http://www.CRNTT.com   2011-11-21 14:26:50  


 
挤了教学科研宝座的不是娱乐,而是官僚化 
 
  学生会是个小官场,上演各种“怪状”

  此次风波中出来说明的组织者是复旦学生会,它是受团委领导的学生组织。几乎所有中国大学都是这样,学生会并非自治团体。而复旦学生会的文章也被批为“官样十足”。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陈伟前不久发表了一篇有关学生会的“博文”。该文一经面世,立刻引来热议。陈教授的文章分析说,现在大学学生会干部为了争取相应的利益,一心追求让(团委)领导高兴,遵从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官本位和奉行形式主义。由此,“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学生,不懂公民美德、公民自治,进社会了还是搞官本位、阿谀奉承,他们能力越强,危害越大”。今次的复旦武警班风波中,恰恰也印证了陈伟教授的一些思考。

  事实上,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之前就在开学典礼上直斥“学生官场怪状”,并批评现在部分学生“跑官要官”,功利心重。

  好的学生会不止维护学生利益,更能培养公民意识

  有人做过比较,结果发现学生会不管在中外,他们的书面宗旨都包含为学生争取利益。其实,中国内地之外的学生会也非常政治化,也培养未来的政治明星。2006年,一位中国女孩成了哈佛研究生学生总会的主席,国内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她是“哈佛总统”,据称,有三位美国总统都做过哈佛的学生会主席。

  事实上,在美国,学生会其实是被叫作“Student Government”(学生政府)的,而学生联合会(Students' Union)通常指的是学生活动中心。大部分大学的这个“政府”和真正的美国政府一样,也搞“三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三个分支有模有样。每一个学生政府成员都是由同学们自己选出。谁要当学生政府成员,就必须从竞选活动开始,最后由全体学生投票表决。每到竞选,总是热闹非凡。而在香港也是这样,要竞选,就要拉票,要有自己的“施政纲领”。

  所以,不少评论认为,学生会除了服务同学的利益外,更培养着公民意识,同时也培养了未来的政治家,只是他们学的是如何去竞选,如何去服务同学,而不是请客吃饭、讨好老师、上级。

  不过,要想“官僚化”消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事实上,国内也有学校尝试过学生会直选,不过选完主席之后,一切好像就悄无声息,也有不少学生抱怨,主席竞选时承诺的服务没有做到。这是因为,学生会还是不独立,依然有团委管,也不像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会那样,有着独立的资金来源。这同经济不独立的人很难“断奶”是一个道理。

  考察学生会的起源,就是来源于学生的自治。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学生掌管着学校一切,这应该是人类历史上学生自治的巅峰,学校一切权利都在学生手中。然而,随着政府提供教育经费,并收编学校,这种独立性就荡然无存了。早期美国大学照搬了英国高校的模式,主要目的是培养牧师,所以学校被称为学生的“代理父母”,非常权威,遑论学生自治。

  可是,从上个世纪50到70年代开始,有一场全球性的大学生变革展开。学生们取得了一些自治的权利,甚至能够参加校董会(比如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有12名董事,其中有2名是学生),美国是最明显的例子。这种转变伴随着一场“教育市场化”(非“教育产业化”)的运动,学生的学费成为高校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不再是免费或者出很少钱,相对的,权利也就加强了。另一方面,1969年的“廷克诉梅德因独立社区学区案”中,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最后裁定了大学生是拥有完全权利的人,高校不能因为推测他们的行为有可能危害学校的秩序来限制他们的权利。本案意味着学校对学生的行政控制权的弱化。美国在1971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将选举权的法定年龄从21岁改为18岁,这就代表着大学生如果年满18岁,就能够享有所有成年公民的权利,他们的参与地位从此得到了法律的认可。这一系列的变革都让学生的权利重新得到重视,也给予了学生会这样的学生自治组织基础。

  当然,在大学还是行政化,民办高校还是举步维艰的时候,要想学生会不官僚实在困难。要想培养出大师来,更是奢谈。而学生会官僚化同“轻教学质量重论文数量”、学生功利化等现象其实都是同根同源的。

  功利主义的心态必然侵蚀大学的学术精神和社会责任,这种功利主义的心态也会影响到学生的选择,使他们变得短视,流于平庸,不能保持对所行领域的强烈兴趣,也就失去了在未来担当起重要责任的能力。——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今年在开学典礼上的演讲(来源:腾讯评论今日话题2011年11月20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