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缅甸:民主的希望还是希望的民主

http://www.CRNTT.com   2011-11-10 14:18:42  


 
  在一系列国际制裁下,缅甸投资来源匮乏,资源输出目的地单一,许多军政府领导人上了制裁黑名单,在国外旅行、开设账户都受到限制,许多怀疑论者认为,缅甸的变局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借此换取(或干脆说骗取)外界的“松绑”,一旦得逞,未来事态发展未必如人们所预期。事实上,即使缅甸军方和政府也从未讳言改革有争取国际制裁放松的目的,这是无可厚非的政治策略。通过放松制裁,对缅甸的变化给予鼓励,是应该认同的———但人们不应奢望这种鼓励必然带来如期回报。

  这种“民主的希望”在缅甸历史上屡屡出现,人们曾这样期待过吴努的两次上台,期待过“奈温新政”,期待过“后奈温时代”的1990年人民议会选举,期待过2002年昂山素季被解除软禁后的“政治春天”,以及昂山素季-钦钮协议……但这些曾经的“民主的希望”,最终都被证明为昙花一现的短命民主、假民主,甚至反民主,如今当权的仍是那一批人,他们所希望的,也仍是通过一切手段维持自己的特权,他们所能接受的改革,也无非是在特权不受威胁的前提下,给社会和民众适当的空间,或干脆是通过给社会和民众适当空间,换取“特权的安全和合法性”。历史上这样的让步、妥协,缅甸曾出现多次,而每次破局,无不是因为军界强人们发现,变革开始威胁到特权的安全。 

  当然,任何人或社会形态都会与时俱进,只不过缓急不同,方向各异,军人专权体制也会变革、演进,以不断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但这种变革、演进的目的,却终究是为了更持久的特权存在,而非相反。举个例子,自1993年宣布实施多党制起,柬埔寨的洪森就被不少舆论寄予“让柬埔寨民主化”的殷切希望,如今18年过去,洪森仍是柬埔寨的第一号政治人物,而国际社会却早已默认、甚至习惯了这一绝称不上民主的政治态势。这样的“榜样”,或许正是吴登盛和缅甸军人特权集团所希望的“民主变革结果”,却未必是人们所期望看到的。 

  总而言之,缅甸所谓“民主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军人特权阶层以适当妥协换取特权永固的策略和交易试探,以及缅甸国内外部分人士基于主观愿望的“希望的民主”,未来何去何从,仍需拭目以待。

  来源:2011年11月09日08:00南方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