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缅甸骤变 中国何为

http://www.CRNTT.com   2011-10-14 09:47:01  


 
  中国投资之困

  10月2日,新华社发表了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总经理陆启洲的声明,强调了吴登盛今年2月视察密松水电站时明确表示要加快工程建设进度。陆启洲认为,中缅两国已经同意进行的项目“现在突然提出搁置,让人不得其解”,并称“项目经过充分的科学研究和论证,将对缅甸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显着贡献”。

  经常深入缅甸境内的调查学者戈叔亚的一些见闻似乎能说明一些问题:“3月份我在缅北密支那碰见许多大型工程车和机械受到阻挡不能前往施工地区。”

  缅甸政府一直面临着重重压力,尤其是贫困的经济现状迫使其不得不在筹措资金、发展经济方面多努力,因此近年来加快了与中国的合作步伐。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缅甸少数民族控制地区进行投资时,已经很难避开缅甸政府与地方民族武装的利益矛盾。

  6月9日,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发生小规模军事冲突,随后渐渐演变为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掸邦SSA部队、泰缅边境掸族约色部队(原坤沙部队的分裂部队)、泰缅边境的克伦武装和克耶民族武装的内战,在缅甸的许多边境地区,难民又陆续开始出现。

  “今年3月,克钦独立军军委主席恩板腊受邀前往美国访问,在会见美国会众议院、参议院的代表时,他希望后者帮助解决缅甸的民族问题,美方则表示要尊重中国的意见。基于自身民族生存的考虑,恩板腊认为协商对话应有联合国、东盟及中国、美国、印度等国际社会的代表参加。”石安达说。

  据缅甸军事政治问题专家耶博雍籍牙介绍,克钦独立军的历史与二战中美军101部队克钦(景颇)突击队有关,至今美军中仍然保留其部队番号并有101部队基金会,现在其公开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往来,并希望将后者的力量引入缅甸国内局势,自然引起中国方面的警惕与不满。在中国拒绝与其保持正常往来后,克钦独立军也一度铤而走险,比如单方面关闭口岸,禁止中国商人在缅甸投资栽种的20万亩香蕉产品运回中国销售等。

  云南省东南亚研究会顾问、缅甸问题专家令狐翰卿认为,缅甸政府使用武力多年也无法解决国内民族武装对立的混乱局面,证明这样的方式行不通,因此9月6日其与佤邦联合军、猛腊军分别达成“维持现状、搁置争议、恢复往来、合作发展”的和平协议很可能会成为一种长期的模式存在,并且适用于其他十余支民族武装。

  这种模式也将是中国企业和决策者需要仔细斟酌和考量的。

  位于缅北克钦邦的水电站项目是较为突出的中缅合资项目。但2006年以来,克钦当地民族组织不断以生态危机和宗教信仰危机为由要求停建水电站。

  一个名为“克钦发展网络组织”的非政府组织一直在密切关注七座水电站的修建计划。早在2007年,其发布了一份《关于伊洛瓦底江电站建设的报告》,介绍了受影响地区的环境状况和民众对建设电站的态度。

  “部分中国企业为了获得利益对于在缅甸投资中发生的各种情况秘而不宣,致使中方决策者对缅甸的实际情况不了解,甚至误判。”在缅甸从事经济工作20年,中国一大型国有企业驻仰光代表红波说。

  他表示,密松水电站的事件很可能引发中国在缅甸所有重大投资项目都会被重新评估的风险。中方应该重新审视中国企业在缅甸投资的情况,主动对其方式方法进行深入评判,发现需要纠正或制止的情况必须痛下决心。

  “如果不了解目前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民族矛盾是缅甸联邦的主要矛盾,单独与缅甸政府在管理争议未获解决的民族地区签订投资项目,就会陷入民族矛盾的冲突中,直至造成财产和人员的重大损失。”红波提醒。

  2009年8月发生的“果敢事件”,造成边民伤亡,大量难民涌入,直至引发了中缅边境沿线2000公里的社会动荡。耶博雍籍牙说:“中国恪守‘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和‘永不称霸’的外交承诺;但另一方面,缅甸一直动荡,中国边境安全受到危害。”他认为,中国必须更加清醒、灵活对待缅甸问题。

  “如果缅甸发生严重的政治变革,极有可能危及中国的投资利益。”红波说,“这些损失不仅仅是近期的水电站,还可能包括已经动工的中缅油气管道,甚至使计划中的中缅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重大项目无法进行。”

  10月10日,缅甸总统特使、外交部长吴温纳貌伦到访中国,分别与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外交部长杨洁篪举行了会谈,就密松水电站项目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同意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妥善处理有关事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