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以色列三场纠结的冷战:未战即输三分 | |
http://www.CRNTT.com 2011-10-10 14:34:04 |
“冷和平”失去基础 埃及,曾是第一个同以色列实现和平并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拉伯国家。1979年3月26日,埃及前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前总理贝京在华盛顿签署埃以和平协议,结束了两国持续30年的战争状态。埃以和平,令犹太国首次突破了阿拉伯国家的围堵,也令埃及成为美国巨额援助的受惠者。 经过30年的磨合,以色列与埃及已经互为重要的地区战略合作伙伴。然而,埃以和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没有民意基础的“冷和平”。这种所谓的和平,仅仅存在于以色列政府与埃及领导人之间,是一种相互借重、相互利用的关系。一旦平衡被打破,和平的合法性、有效性必然受到质疑。 今年2月,穆巴拉克政权被颠覆后,埃及各地遭到压制长达32年的反以情绪明显升温。恰恰在这样的情势下,一个突发事件又给埃以关系火上浇油。 8月18日,以色列靠近加沙地带和以埃边界的南部地区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事件。8名以色列人在袭击中丧生,另有数十人受伤。事发后,以军在加沙地带和以埃边界地区展开针对袭击者的报复行动,导致以埃边界埃及一侧的5名军警死亡。而以方对于“误杀友军”仅仅表示“遗憾”,并没有给出令埃方接受的说法。 以色列的态度强烈刺激了埃及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开罗民众聚集在以色列驻埃及大使馆门前举行示威,冲击使馆,焚烧以色列国旗。一些人还要求政府驱逐以色列驻埃及大使,撕毁已经生效逾30年的埃以和平协议。 埃及总理谢拉夫则不失时机地撂下狠话:奠定埃以和平的基石“戴维营协议”并不是什么圣书,永远都可以被讨论和修改! 同埃及交恶,无疑是以色列最不希望看到的一种情况。正是因为同埃及、约旦两个邻国实现和平——即使是“冷和平”的状态——以色列才得以抽身防范戈兰高地北侧的叙利亚以及黎巴嫩的真主党武装。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