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援欧应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相结合

http://www.CRNTT.com   2011-10-05 09:03:30  


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具有双重意义
  中评社北京10月5日讯/心急如焚的欧洲国家眼下正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求援。如法国财政部官员奔赴中东谈判;而意大利和希腊等国则在努力游说中国、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继续购买本国国债。

  上海证券报发表宏观经济分析师刘涛文章称,世事如棋局,在当今欧美陷入捉襟见肘处境的时候,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则外汇储备充足,分别达到了3.2万亿美元、5339亿美元、3461亿美元和3191亿美元的水平,四国总外汇储备将近4.4万亿美元。此外,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东国家手中也掌握着巨额石油美元。鉴于美国、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已自顾不暇,金砖国家和中东产油国遂在欧洲人心目中被赋予了“救命稻草”的角色。

  不过,中国官方在援欧问题的态度正发生着微妙变化。最初中国商务部曾表示在援欧问题上不预设条件。但此后不久,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上则称,希望欧债问题由欧洲人自己解决;除非世界经济达到“临界点”,中国才愿意提供“有限帮助”。而两天后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更指出,现在谈援欧问题为时尚早,中国可以对此作些研究,但“不好说下一步怎么办”。

  文章认为,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时代,各国都深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如果坐视欧洲和美国经济困境恶化下去,则中国、印度、巴西的制造业出口,以及俄罗斯和中东的石油、天然气输出都会被严重拖累,并不符合自身利益。但目前来看,无论是金砖国家,还是中东产油国,在援欧问题上大多数都表现得极为谨慎。这种谨慎态度一方面是出于对本国国民财富负责任;另一方面,则是这些国家清晰地意识到,目前这场欧债危机是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国际金融旧格局的大好机会。日渐自信和务实的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当然要充分把握住这个时机。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