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触底社会之重

http://www.CRNTT.com   2011-03-11 11:10:46  


 
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很悲剧,很现实

  2011年03月10日09:20  来源:南海网 作者:张玉胜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不应该鼓励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的观点,在网上引来一片哗然,众多网友呈现一边倒,不赞成王平的观点。《3月9日《信息时报》》

  “不应该鼓励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之说,语出惊人,思维偏颇,招致网友拍砖当在情理之中。但笔者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还是应当感谢王平委员的快语直言,因为她的“悲剧论”毕竟击中了某些现实软肋。

   仔细分析支撑“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的依据,其理由无非有三:一是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不愿回到农村,导致农村建设后继乏人;二是花巨资供养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得不偿失;三是读中专念高中照样可以在农村有所作为。网友对此质疑的焦点也多集中在“有失教育公平”和“导致阶层固化”两个方面。不过,由此生发出的三重诘问却是不容回避的。。

  一问“干农业算不算工作”。应该说“工作”一词司空见惯,妇孺皆知。但若较起真来给“工作”下个定义,答案说不定还真的会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百度上的相关解释是“生产劳动”,“工作是每个社会上的人实现各自社会分工的具体方式”。言下之意应当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由此推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似也应当纳入“工作”的范畴。但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高喊“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然而,有“工资”的劳作才叫“工作”,似乎是人们心照不宣的社会共识。务农就是“没工作”,自谋职业也难说“有工作”。农民即使进城务工也要在“工人”的前面冠以“农民”的身份,被称为“农民工”。这不是矫情,正是由于对“工作”概念的认知模糊,才使得轻视农业、贱视农民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农二代”大学生才不愿回到家乡。

  二问“上大学到底为了啥”。尽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人所共知,但“上大学到底为了啥”的问题并没有随着大学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而迎刃而解。上大学作为“鲤鱼跃"农"门”跳板和找工作“敲门砖”的功能误读仍很普遍。其实,从读小学到念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增长知识,开发潜能,亦即“传道授业解惑”,只有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文凭变为水平时,读书才会与就业真正联系起来。因此,只有把“上大学”拉回到“提高全民族劳动素质”的认知轨道,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读书无用”的观念。把农村娃不回农村归咎于“上大学”,是对教育功能的误读,是因噎废食的本末倒置。

  三问“农村缘何缺乏吸引力”。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应该说,城里人不想到农村,农村娃也不愿回家乡,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悲哀,但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干农业低回报却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无权责备农村娃,更无权剥夺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和自由择业的权利。建设新农村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能成为农村娃子承父业的世袭职业。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块亟待开发的宝地,我们的责任就是要不断增加农村建设的吸引力,不断提升从事农业的“含金量”,为青年人到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建功立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质疑“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搅起的是对教育理念、择业观念、阶层固化的热议。而在“拍砖”之余多些冷静思考,也许会对消弭城乡差别、缩小工农差别大有裨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