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一篇论文何以击倒德国防部长

http://www.CRNTT.com   2011-03-04 10:37:24  


 
  然而,2月11日,布莱梅大学一位法学教授在引用古滕贝格2007年博士论文时发现,该论文多处未注明出处,公众随即哗然。一开始,古滕贝格否认自己故意抄袭,声称纯属严重失误,并试图以放弃博士学位来冷却民愤。

  但是,反对者尤其是学界对古滕贝格的辩解毫不认可。自发对古滕贝格分数为优异的博士论文逐字逐句核查、挑错,一时成了寂寞多时的德国博士生们一大网络盛事。其400页论文中竟有300多页被发现涉嫌明显抄袭,或者没有遵照论文体例要求标识文献出处。其母校拜罗伊特大学随后宣布取消古滕贝格的博士头衔,导师也宣布和这位“政界高足”“划清界限”。2月24日,2.3万名德国高校博士生、学者和教授们联名向德国总理默克尔递交一封公开信,要求将德国现任国防部长古滕贝格解职,责成其对博士论文抄袭一事负责。他们在公开信中声称:“我们不指望人们对我们的科学工作予以感谢,但至少期待得到应有的尊重,严肃看待我们的工作。(您)对古滕贝格事件仅仅视为过失,这将使德国作为科学基地和“思想之国”(Land der Ideen)的可信度遭受重创。”学界在以学术伦理为标杆直接干预政客们的操守问题。

  事实上,无论政治多么充满阴谋、密室、肮脏和交易,而诚信(Vertrauenswürdigkeit)这个基本伦理,作为德国社会秩序中最重要的一条道德准则,却不容任何政客或者权力机关的玷污。诚信原则不仅包括对契约的尊重,也包含对真知的固守,贯穿在日常生活、商界、学界以及思想等等一切社会生活领域,也具体化为学术界漫长艰苦的求知生涯。须知,德国目前在册大学生人数约有200万,但每年只有2.5万名左右博士学成出炉,平均每个教授每年只成功培养一个博士。德国的攻博之路艰苦而漫长,其间有相当比例的博士候选人不得不因各种原因中途放弃,或者无限期地休学。为了强调“made in Germany”博士的含金量,德国坚持德国大学授予的博士头衔称呼是Dr.,而有别于英美学制的博士头衔Ph.D.。甚至有法律规定,在海外获得Ph.D.头衔的博士不得在德国自称为Dr.,一经发现,轻者警告,重者甚至会遭到起诉。如此基于诚信的学术伦理特别是通向博士的辛苦之路,才造就了博士头衔的社会声望。以至于激烈的选战之中,宣传画上笑容可掬的候选人再戴有一顶博士帽子,也能让竞选口号听起来多一点可信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