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维基解密和全球外交

http://www.CRNTT.com   2011-01-07 09:33:00  


 
  1)例如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中,美国政府通过间谍手段、口头威胁和援助诱惑,让哥本哈根协议通过,而美国减排承诺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最低。

  2)关于中东地区针对伊朗的电报,让读者看到了中东政府在反美宣传背后私下对伊朗的敌视。这部分的电报,不但没有像阿桑奇说的那样揭露不可告人的秘密,反而在为美国外交做背书,以至于内贾德总统直接说他认为维基解密是美国可耻的宣传,不可信。

  3)关于朝鲜问题,电报也几乎重复了国际常识:朝鲜依赖中国支援,但中国并没有很强的对朝影响力。

  这样的泄露,其实本是国际政治记者的日常工作,因为一般的外派优秀记者,应当和美国外交官有着类似的消息渠道,而且这种渠道得来的消息并不代表准确。

  但因此遭到威胁的并不是被泄消息的内容,而是这些消息渠道本身。媒体报道这些事情,也会对消息渠道加以保密,而这次维基解密报道出来的这些故事,虽然以×××覆盖了一些名字,但依然泄露出不少的人名。更重要的是,这25万份文件的原文,必然会最终再次泄露,也就是彻底摧毁了美国外交系统常年建立的所在国外交官、专家、记者、NGO人士的信任圈子——所谓“最后三英尺”外交圈。

  后维基解密时代对信任圈的补救方法,只能是让这样的“公共外交”更加透明。不过,这在西方社会可以慢慢做到,但在非西方社会,要做到还有一定的距离:言论自由是更加透明外交的基础环境。即便这样对应,还是无法抵消信任圈逐步消失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真正内容敏感的泄密是美国全球战略地址名单的泄露。美国在全世界指定了一些外国场所,判定一旦这些地方受到恐怖主义袭击,就会伤害美国利益。这个名单虽然受到维基解密网站的编辑,没有指明具体地址,但这个名单本身,也足以证明“电报门”的危险性,也引起一些美国议员要以“恐怖主义同谋”罪名起诉阿桑奇的想法。这个名单本应该有更高的秘级,避免让300万人之众读到。

  本质上,在阿桑奇的维基解密打击下,原来拥有信息主权的民族国家政府和大企业,被迫重新考虑如何在信息民主时代调整秘密和公开之间的关系。这个时代,刚刚开始,整个政府和大企业行事风格都会慢慢改变。

  2011年01月06日14:10 来源:南风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