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除了熊猫,还有谁能代表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10-10-18 11:55:15  


 
是军人还是艺术家?

  郑大圣清楚地记得“接题”的那一天是2009年9月11日,正好是美国的“9.11”纪念日,全美国都是一张悲伤的脸。

  郑的母亲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知名导演黄蜀芹,拍过《青春万岁》、《画魂》等影片,郑大圣也是上影的导演,他本人对传统戏剧更感兴趣,新作《廉吏于成龙》就是一部京剧电影。

  上海电影集团的郑大圣算是南方队,和北方的陆川团队,以及另外四支团队一起PK。

  PK已经成为政府为“国家形象”挑设计师的必须环节:被称为世博会中国馆“镇馆之宝”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竞标之初,有六十多支团队PK,搞了17个方案;2009年底,由商务部启动,面向海外观众播放的30秒“中国制造”广告,也走的是竞争路线,前来投标的有国外在华投资公司,还有国内的广告公司,最后中标的国安DDB公司称,为了支持国家行动,“他们不计盈亏”。

  每一轮PK,陆川团队都不是第一,但都“活着”——每轮只淘汰一名。经过层层PK,郑大圣和陆川的团队活了下来。两支团队被允许同时开机,最后再二选一。此时已经是2010年1月,距离世博会开园只有四个月。

  改革开放30年的成绩、标志性的景观建筑、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都是形象片中的“必答题”。

  对待“必答题”,郑大圣有自己的看法,既然事关国家形象,一定有绕不开的规定动作,大家对很多社会问题不满意,平常可以批评,但“国家形象片的8分钟不是适合批评的时间”。“他们能从大局上看问题。”陈先进评价郑大圣的团队。

  国新办推出的“国家形象片”分为两篇,其中的《角度篇》也有“必答题”,展现“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科研、教育、环境、民族等多个领域的风貌”,规定之外,创作团队也有自己的选择,比如拍云南洱海边一对下地干活的农村男女、新疆深山里拨打手机的少数民族青年,甚至有中国第一次村干部基层选举的历史图片。

  郑大圣看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那两次让他看到了国家特别强大的一面。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与人类生活有更密切的联系,他不想做一些虚张声势、炫耀富贵的东西。“如果我是一名游客,我最想看东道国城市的哪些面?我恨不得住到人家家里去,看人家怎么做饭,怎么过日子。”郑大圣这样一想就有了突破:回到普通人最普通的城市生活中去。

  陆川团队也找到了自己的“普通”人,不过形象更为具体——农民工、劳动者,这是受了世博局领导和中国馆总设计师潘公凯的启发,更有世博局领导的“提点”。“我们号称是人民的国家,但我们的宣传片中从没有突出过是中国人民建设的。中国的基石是人民,所以我们这次镜头对准底层的人民。”陆川说。

  四个月后,两支团队都晋级了,最后没有淘汰赛,共同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师”。陆川把《美的历程》改成了《历程》,对“汶川地震”的展现最后被保留了下来;郑大圣的短片名从《子曰》改成了《和谐中国》,两部短片轮流在中国馆内播放。

  “国家项目里你逐渐要把自己认为是一个军人,而不是一个艺术家。”陆川笑着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虽然进洞房的时候发现有两个新郎,但为了国家,我和大圣算做了奉献。”

  陆川对国家馆短片的一个坚持是不要“各种各样”的笑脸,但最后《历程》里的普通劳动人民还是保持着微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