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亚洲整合主导权 谁将拥有

http://www.CRNTT.com   2009-11-10 12:03:20  


中国目前对整合亚洲具有较大的主导能力
  中评社香港11月10日讯/《大公报》今天登出冯智政、邹君逸的文章“谁拥有亚洲整合主导权”。作者认为:“中国实际上不一定要依赖东盟或日本才能达成地区整合这长远目标。当然,分别推动东南亚经济一体化,再以‘上合’合作模式为中心发展出具战略价值的合作组织,这双线发展也同样有可能。但无论中国如何选择,中国也必定拥有这次地区整合的主导权。”文章内容如下:
 
  鸠山上台前后,一直秉承祖父的遗志,以“友爱”作理论骨干,整合东亚地区各国。脱离大东亚共荣圈的军国影子,一代性格领导鸠山如其“外星人”的别号,为亚洲带来意想不到的政治惊喜。东京新政府大力推销的“东亚共同体”构思,令地区整合焦点由东南亚拓展至东北亚。此举令东南亚诸国大失预算,原本以东南亚国家联盟“10+3”作框架,图日本、中国互相制衡,但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打破了东北藩篱。究竟东亚整合何去何从,而中国又在区域整合上有何优势呢?

              亚洲面临新机遇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了二十一世纪最不可忽视的国际新势力。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正在不断提升中。这无论对亚洲地区,还是全球政治经济的现状而言,将带来的冲击都是难以预计的。日本长久以来倚赖美国于亚洲地区的势力,与亚洲各国关系若即若离,仅靠商贸、提供开发援助(ODA)及输出文化等软性合作,与亚洲保持微妙的联系。当美国面对金融风暴及开始反恐战争,东亚各国对美国的不信任,动摇美国在亚洲地区的有效操控及维持势力平衡的能力。至少如东南亚国家联盟“10+6”合计十六国的实力及自主性,已不容许美国再因自身的考虑而轻易扼杀,如1990年代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所提倡的东亚经济会议之类的行为。因此,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都以东南亚为她第一次外访的地区(印度仅次于日本为第二目的地),高调地表态华府又重返东南亚。

  正如欧盟是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所演进而成,“东亚共同体”必先以经济合作为始。在近日的会谈中,中国及东盟确认自由贸易区将如期于一○年一月一日启动。去除关税这个双边贸易的主要障碍,标志着东盟与对话国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将有助再进一步推动亚洲地区整合。这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坐拥十九亿人口消费者,位列全球第一,经济规模则达全球第三大,影响力不言而喻。日本虽然同样与东盟签定自由贸易区协议,但论形成庞大市场,中国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所能带给东盟成员的,显然是更大的利益。

                 日倡“东亚共同体”

  面对此一机遇,亚洲各国均对新一轮的地区整合计划寄予厚望。近日举行的第十五届东盟峰会及东盟与对话国系列峰会,日本首相早前主导的“东亚共同体”概念成了最主要议题之一。其中一个原因是,“东亚共同体”会否在东盟的框架(如“10+3”)下建成,东盟能否继续在将来的地域性组织中保持现有的主导地位,都是东盟各国非常重视的问题。中日身为是次地区整合的两大龙头,难免成为直接竞争者。而地区整合并非以一国之力所能达成,加上错过了这次机会便很有可能丧失在东亚事务上的主导地位,无以拉拢东盟成员国,增强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日本首相鸠山于九月曾向胡锦涛提出“东亚共同体”的愿景,唯北京当时并无回应。然而,不足一个月后,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的“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中,确定共建“东亚共同体”将成未来合作大方向。东盟峰会前夕,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更预先表明,有意讨论建立“东亚共同体”构想。面对中日两国的亚洲整合新方案,身为东盟始创者之一的泰国则于峰会开幕式上呼吁建立类似体系。无论今后讨论的重点是否将集中在是以“东亚”还是“东盟”作为发展的基础,可以肯定的是,争夺亚洲地区整合中领导地位的政治角力已经正式展开。

  在这次地区整合的讨论当中,焦点往往是放在“东亚共同体”上,并视之为中、日、东盟之争。但中国手上的另一张王牌被忽略了,那便是由中国及俄罗斯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由中国、俄罗斯及中亚六国组成,另设有观察员国,包括蒙古国、伊朗、巴基斯坦、印度。成员国人口合计共十五亿,为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与东盟相反,“上合”具有浓厚的军事政治集团味道,经济合作反而为其次要任务,“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才是其成立目的,有互相巩固国内管治稳定性的作用。

                   “上合”战略价值高

  日本东靠亚洲,西面太平洋,在地区合作上,一是东南亚国家联盟“10+3”,一是与美国的亚太经合组织,可当龙头的机会少之有少。日本经济不振,政治又不彰,区域整合是必然的出路。唯东京在地区整合中,唯一选择是跨过东盟建构“东亚共同体”,借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力量,推动自身发展,以避免将来在中、美、欧盟顶立的局面中靠边站。

  反之,中国要是想推动新一轮地区整合,对象除了东南亚国家,还可以选择以“上合”为基础发展出一全新的地区合作组织。而且,“上合”的成员国如俄罗斯具有庞大的军事力量及资源储备,长远来说“上合”的战略价值极高。再者,“上合”各国开始加紧推动军事以外的合作,如开发油田、基础建设及加强陆路连系等。中国实际上不一定要依赖东盟或日本才能达成地区整合这长远目标。当然,分别推动东南亚经济一体化,再以“上合”合作模式为中心发展出具战略价值的合作组织,这双线发展也同样有可能。但无论中国如何选择,中国也必定拥有这次地区整合的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