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张亚中:马英九应勇担两岸和平责任

http://www.CRNTT.com   2009-10-18 00:48:51  


马英九重新兼任国民党主席,可想一想为两岸和平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中评社台北10月18日电(作者 张亚中)昨天马英九先生重新兼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我们期望他勇敢地承担两岸和平的责任,为两岸和平发展做出具体的贡献。

  对于两岸和平协定何时签署,亚太和平基金会赵春山董事长在一场研讨会中明确地提出了台湾和大陆启动政治性对话前,必须先做到“ECFA、MOU完成签署”、“国内达成共识”和“国际社会接受”的“三项准备”说。以该基金会代表政府的二轨角色而言,赵春山这项发言,可以看成政府明确地给北京提了三个条件,也等于是说了“No”。

  赵春山的代言,其实只是把马英九上任以来对于两岸是否要启动和平协定或军事互信机制协商再一次地明确表达而已。答案是:目前没有政治对话的可能,更惶论两岸和平协定。

  从过往的谈话看,马英九上任前后,对于两岸和平协定与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立场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2006年马英九在其欧洲之旅时表示,如果2008年国民党执政,将与大陆协商两岸和平协定的架构,进而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2008年5月马英九上台后,确实将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和签署和平协议列为重要施政目标,“行政院长”刘兆玄在其施政报告中列入“协商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及“签署和平协议”。同年6月“国防部长”陈肇敏称,已订出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政策草案,将分近、中、远程三阶段进行。但是,马英九也留了一个显而易见的暗示,即让赖幸媛担任“陆委会”的主委。

  从江丙坤与赖幸媛这两位两岸关系方向上的标兵,可以看出马英九的思维。江丙坤的象征意义是台北希望积极推动两岸经贸交流,赖幸媛所代表的意义则是李登辉所留下来路线的柔性继承。两个标兵站在那里就是告诉北京,只要经贸、不谈政治。

  马英九2008年6月4日在台北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专访,他强调,中国大陆撤除面向台湾的飞弹,是两岸展开和平协商的前提。如果稍有军事知识的人均了解,以撤飞弹做为和平协商前提,在军事上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如果需要,撤除的飞弹可以基于需要很快地再布署。因此,马英九的这项谈话,其实有着政治的涵意。说白了些,刚上任的马英九不准备与北京进行和平协商。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