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复苏中的出口:振幅决定GDP高度

http://www.CRNTT.com   2009-09-07 11:34:45  


稳定出口对中国经济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具有战略意义
  中评社北京9月7日讯/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中国的出口部门将开始新一轮扩张,但考虑到发达国家可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低速增长,出口扩张的速度和程度将远低于上一轮经济上升周期的水平,这种压力将迫使中国的出口部门结束粗放型的扩张模式,向更高附加值的产业方向寻求发展。经济观察报发表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文章如是说。
 
    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并未被破坏 

  文章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出口额名义增速从去年的20%左右下滑至-20%左右,扣除价格因素带来的影响,实际增速的波动略小,但无论是名义还是实际增速,下滑程度都创下了近十几年来的最高纪录,净出口在今年上半年直接拖累GDP增长2.9个百分点。随着最近美欧经济的见底企稳,中国的出口也逐渐止跌企稳,但未来出口走势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经济全面复苏的路径。 

  此次危机使得中国的出口部门无论总产值还是容纳的就业人口都发生了绝对的收缩。中国的商品出口额2008年为14306.9亿美元 ,2009年 预 计 将 会 下 降 到12216.1亿美元,2010年预计将会恢复13437.7亿美元,仍远低于2008年的水平。从出口占GDP的比重来看,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大幅下降,从2007年的36%下降到2008年的33%,2009年预计下降到25.5%,2010年预计将进一步下降到25%以下,从而重回2002年的出口依存水平。工业部门的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的比重则更清晰的显示了这种变化,该比重目前已下降到了14.9%,已低于2000年17.1%的水平,工业部门出口市场的萎缩加剧了中国众多制造业行业产能的过剩程度。 

  与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稳定,因此出口的下降更多的是源于全球经济下滑带来的贸易量的萎缩。观察主要国家与地区的进口,我们发现除了以转口贸易为主的香港,中国占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市场份额在过去十年间都处于上升通道中,并于近年来在20%左右受到了压制;而由于基数不高,中国占印度、俄罗斯、台湾等市场的份额仍在不断上升,这显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而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中国的贸易结构也并没有出现恶化的迹象。考察下中国出口结构我们发现,今年上半年,虽然服装、纺纱织物、鞋靴等消费品在2008年占出口比重下降后再次回升,但是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件等产品附加值相对更高的行业所占份额也进一步提升,例如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出口占比从2008年的4.28%上升到 2009年上半年的4.84%,运输设备从1.57%上升到2.69%,办公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从11.2%上升到11.6%。 

                   外需是决定出口的主要因素 

  文章分析,如果不考虑外部世界对中国出口的各种政策性(比如反倾销、环保标准、本地购买法案等)的干扰,出口主要受到外部需求和汇率的影响。虽然中国对美出口只占出口总额的20%左右,但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出口增速与美国GDP增速之间紧密相关。这可以理解为,在一个全球一体化的世界中,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其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全球来说具有领导作用和象征意义,其增长速度的变化可以近似反映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
 
  另一个影响出口的因素是汇率。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走势与中国出口增速的变化关系来看,二者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基本是反向变动。从2005年起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经历了持续的上升,从2004年12月到2009年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31.3%,汇率的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出口部门的整体竞争力,迫使中国出口产品结构逐步调整。实际上,2005年7月央行启动的人民币升值战略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调整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来引导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转型。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