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邵宗海:第三次“江陈会谈”前瞻

http://www.CRNTT.com   2009-04-20 10:04:23  


4月18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台北就两会领导人第三次会谈的相关事宜进行预备性磋商。图为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左)与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右)在磋商开始前握手。新华社记者张勇摄
  中评社北京4月20日讯/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登载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大陆所教授兼所长邵宗海文章《第三次“江陈会谈”的前瞻》,全文如下: 
 
  第三次“江陈会谈”(即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与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的会谈),订于本月26日在南京举行。这将是两岸两会自1991年首次接触进行谈判之后最为关键的一次商谈,不只因为它突破了上一任的“辜汪会”只见面二次的无形上限,加上这也是胡锦涛在2002年掌权之后、与2008年马英九执政之后可能首次触及政治议题的讨论,因此备受两岸与国际社会的重视。

  今年大陆“两会”期间对台言论及提案建议,显见都是在强调要抓紧两岸难得的和谐气氛与历史机遇,寻求双方更多的接触与合作。

  总理温家宝甚至在“两会”之后的记者会上,对北京建议的“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和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提出:“我们真诚希望两岸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抓紧商议和签署协议,建立有利于两岸的合作机制”。

  当然释放的政治讯息,除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北京与台北一样觉得刻不容缓之外,对台北要求放宽国际空间,并希望在近期能参与世界卫生大会,北京也作了正面回应。

  最重要的还是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正式提出北京将要“探讨两岸政治、军事问题,为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创造条件”。这反映了北京当局至少在明年3月十一届三次人代会开会作另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之前,将要对这次重要宣示做出一年来执行成果的报告,这对台北以及两岸来说,都将是不能避免的课题。

焦点在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台北对这次会谈是有所期待,但焦点却不是在已定案要签署的协议,反而是下一轮会谈才可能会触及签署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议题。世界卫生大会台北参与问题,尽管备受关注,则不可能在“江陈会”上公开讨论。

  台北的确并不担忧已定案协议的签署尚有问题,倒是“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议题在台湾内部因有强烈不同的看法。在尽量平衡朝野彼此的异见之后,台北也要去摸索北京的态度与立场,希望在台湾对内部争执的妥协结果,不致影响到下一步两岸之间对此机制建立的共识。

  所以第三次“江陈会谈”真正让台北关注的,就是希望如何在建立台湾最大的公约数之后,再去争取两岸之间最小的损失。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