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全球战略崭然见头角

http://www.CRNTT.com   2009-03-30 11:13:20  


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本周一在北京会晤日本防卫大臣时,当面告诉他中国将建造航母,理由之一是“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图为外国媒体预测中国航空母舰方案 - j图片
  中评社北京3月30日讯/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登载杜平文章“中国全球战略崭然见头角”,文章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中国的全球战略态势似乎已发生重大变化。其显着特点是,中国开始以坦然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战略诉求和战略目标,不再刻意去掩饰或回避,也不再过于顾忌外部世界的杂音。

  与过去二十年韬光养晦的姿态相比,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转折。它不仅表明中国政府对内外局势了然于胸,对困难、机遇和趋势有清醒的认识,而且更预示着,在已经启动的国际秩序重组的过程中,中国将不再像过去那样深藏内敛,而是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与本身实力相对称的角色。

  中国全球战略态势所出现的上述变化,可以从以下几种事态中看得一目了然。

坦坦荡荡 转守为攻

  其一是建造航空母舰的计划。建造航空母舰的话题已经持续多年,但中国始终没有理直气壮地表态,要么是被“中国威胁论”所吓住,要么是被自己“和平崛起”的紧箍咒所束缚。总之,中国在态度上犹疑不定,在表述上吞吞吐吐,经常是有理说不清,甚至被外界视为心里有鬼、心中有愧。

  但是,最近一个时期,特别是在北京“两会”前后,中国开始“下毛毛雨”,一点一点放出“建造航母”的风声,目的是要让其他大国慢慢适应和接受。终于,国防部长梁光烈本周一在北京会晤日本防卫大臣时,当面告诉他中国将建造航母,理由之一是“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在很多中国人看来,这个“理由”说得实在太牛,要比任何长篇大论的解释都更有说服力。可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过去不说?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中国当时的战略定位处于守势,顾虑重重,导致心态不够坦然。

  其二是改革国际金融秩序的建议。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多次呼吁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主张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决策权,但一直没有提出任何足以反映自身份量的具体建议,反而在人民币币值的争议中,继续被西方国家指摘和批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