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重新确立艺术批评的文化标准

http://www.CRNTT.com   2009-01-26 10:02:15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副所长贾磊磊。
  中评社北京1月26日讯/此间《光明日报》1月19日载文“确立艺术批评的文化标准”,文章引用丹尼尔•帕特里克所说:“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提出要重新建构艺术批评体系,确立一种能够承传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艺术批评理论。全文如下:
 
  目前,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艺术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字化、高科技的普遍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电影“以现实反映现实”的语言属性,取而代之的是由“虚拟现实”建构的银幕世界,电影从此进入了从“再现现实”到“虚拟现实”的历史时代。电影原有的与现实世界的亲缘关系被打破了。与此同时,世界优秀电影的进入不仅改变了中国电影的市场格局,也改变着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趣味和评价标准。在这种历史语境中,如何重新建构我们的艺术批评体系,确立一种既能够应对当代电影纷繁复杂的创作现状、有效地阐释不同的电影表现形态,又能够承传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艺术批评理论,对于我们解决艺术评价体系的结构性缺失以及关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倾斜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特别关注的丹尼尔•帕特里克曾经说,“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在相同的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在通常的社会语境中对一部艺术作品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幷不是政治理念的正确性,而是文化理念的正确性。艺术作品在政治上的正确是容易达到的一种生产规格,它保证的只是一部艺术作品的出生底线,而文化的正确则是一部艺术作品的价值取向,它指向的是艺术作品的精神境界。对于一部艺术作品来说,判断其文化境界的高低幷不是像判断其政治意识的对错那样直接明瞭,判断其文化意识的对错也不像判断美学意义上的美丑那样可以在感性的层面上直接领悟。许多作品在政治与美学视野内是合理的,而在文化批评的视野内则不尽合理。

  在美学研究的视野内,对于艺术作品风格论的评述使批评的目光主要集中在艺术语言的表现方式上;在历史研究的领域中,对于艺术作品时间维度的考察使批评更关注同一题材在不同历史阶段内的纵向比较,而对于艺术作品中潜在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意义的评价,幷没有确立普遍适用的分析模式。所以,我们必须建构中国独特的文化批评话语体系,使我们能够在一个更广泛的文化视野内展开对于艺术作品的批评。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