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智库:港式资本主义劣变 需积极应对

http://www.CRNTT.com   2021-06-28 00:03:59  


 
  1841年初,英国占领香港岛,随即宣布将香港开放为自由港,实施以华律、华俗管治华人的政治政策和允许中外商船来港自由贸易、免缴税费的经济政策。此后,港英政府根据英国政府的指示,以拍卖土地(实际上是拍卖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和每年按照房地产物业价值或租值比例征收差饷(实际相当于地租),作为自由港免征贸易关税之后的替代性财政收入,从而长期分享香港经济发展造成土地及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巨大利益,构成最具英式自由港特色的土地批租制度。至今,港英政府遗留的这一治港政策仍然深刻影响回归后特区政府的财政运作。

  不过,香港开埠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土地及房地产都未能卖出好价钱,港英政府只能从当时盛行的鸦片贸易等不道德贸易中抽取税费,作为政府收入的主要财政来源。竞投港英政府鸦片专卖,就成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称雄香港的第一代华商崛起之路。因参与英商鸦片贸易而与港英政府结缘的原广东海盗首领卢亚贵,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9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起,因逃避战乱而来到香港发展的广东商人,逐渐开创出以香港为中外中转贸易的枢纽,由经营中国内地土特产品出口贸易的南北行和经营美洲华侨商货贸易的金山庄等编织的国际商业网络。他们主要经营正当商品的远洋贸易,促进先前依附英商鸦片贸易而畸形发展的香港华商朝着沟通中外正当贸易的方向发展。此外,这些新华商们还投资地产、金融、保险、航运和轻工业等行业,在分享香港自由经济利益的过程中迅速壮大自身实力。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华商在按照地产物业征收的差饷总额与缴纳大户人数两方面均已超过外商,1881年,港府税收的90%取自华人;在按季度缴纳差饷达1000元以上的香港最大的19家业主当中,华商占17家,其余是怡和洋行等西商。这表明,华商已经取代西商而成为香港最大的业主,在当时香港首富的排行中占有大多数的席位。显然,与西方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国际正当商品贸易接轨,迅速造就足以比肩西商的香港新华商。

  香港新华商群体的崛起,带动香港华人社会的观念出现与内地传统观念不一样的重大变化:一是重商崇利。率先抛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科举观念,不愿学儒家经典,更愿学英文和西方近代知识,以便投入中外“商战”。二是以财富多寡论尊卑。将富商公认为华人领袖以及华人社会与港英政府沟通的中介,富商组建的各种华人社团成为公开整合华人的合法组织;作为华人民间秘密结社的三合会只能处于潜伏形态,不可能像在内地般发起大规模抗争。三是构成华人社会核心层的富商和精英知识分子一般通晓中、英文,在英国和中国的博弈中脚踏两只船,以谋取自身利益或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们既认同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管治,又保留根在中国的民族观念;既争取中国政府的庇护,又对晚清与民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心生不满。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因此引入西方政治社会学说,率先宣导变革中国的活动。依托华人社会观念的重大变化,凭藉自由港贯通中西的文化熏陶,近代香港因而造就王韬、何启、胡礼垣等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和孙中山等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们在香港相继点燃的维新与革命的火焰,也有港式资本主义引发华人社会观念更新的映衬与铺垫。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