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两岸专家齐聚北大 共议中华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9-11-19 00:28:04  


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刘兆玄出席第五届中华文化论坛开幕式。(中评社 徐梦溪摄)
 
  洪孟启从台湾文化发展看两岸城市文化交流,指出台湾是移民社会,具有边缘性格、同情心重和民粹性格和批判能力薄弱的文化特点,但同时,台湾文化多元,有吸纳力,常有无常感,也有拜物情节和怀旧情绪。他认为,大陆务实,有魄力,想做就马上做,台湾比较精致细腻,两地互补,各自发展和合作,可以建立长久的合作机制。

  刘东以“如何看待汉化问题”发表演讲,他认为,从更加长时段的眼光看,世上万事有存在就有毁灭,所以历史中存在的东西,总要在历史中消亡,这甚至可能包括人类本身。而无论如何,至少在人类走到毁灭之前,让他们逐渐在融化中走向一体,这毕竟是一种无可抵挡的大势。“我们的汉族自身,也同样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跟其他的文明、特别是其他的轴心文明进行化合,不然的话,哪里谈得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指出,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他希望所有的人类群体,都能带着他们各自的创造,来走向这种一体化,这样就会使总体的人类文化,更加丰富也更加多元,从而更充满自身内部的上升潜力。

  杨渡从语言、影视文化、社区营造三个方面对两岸文化交流进行了观察。他表示,现代化的历程使两岸经济发展阶段的差距缩小,也使生活形态接近。加之现在又处于资讯社会和网络世代,两岸青年有着更开放的世界观、更贴近的思维方式。社会语言学强调社会变迁对语言的影响。两岸从1949年开始的歧异,到趋同现象,恰恰是一种见证。“用故事,让两岸更贴心。”​

  第五届中华文化论坛为期两天,在分组讨论环节,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华优秀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新路径”“扩大两岸青年交流与增进文化认同”等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此外,论坛还设有“金融创新与两岸文化”“两岸艺术家交流专场”分论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