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美对华政策大调整之应对

http://www.CRNTT.com   2018-07-05 00:43:25  


 
  特朗普政府自上台执政以来,就开始不断地提升与台湾地区的关系来制衡中国大陆。2017年12月,特朗普签署了《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该法案的附带条款包含强化美台长期伙伴与合作关系,根据台湾需要定期向其移转防御性武器装备,维持其足够的自卫能力;考虑美台军舰重新相互停靠对方港口的“适当性”与“可行性”,执行美台资深军官与资深官员互相交流的计划以增进双方军事关系,邀请台军参加诸如“红旗”等联合军演等内容。2018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台湾旅行法》后,特朗普在其即将自动生效前夕,于3月16日主动签署使其生效,很大程度上也表明了特朗普政府进一步打“台湾牌”的意图。随后,美国国务院东亚暨太平洋事务局助理国务卿帮办黄之瀚访台。《台湾旅行法》明确提出允许美国各个级别的官员访问台湾地区并同台湾官员会面,允许台湾地区高级别官员在得到尊重的情况下进入美国并会见美国官员,包括国务院和国防部官员。上述法律均严重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时,美方接受了建交“三原则”,即与台湾“断交”、“废约”,并从台湾“撤军”。而特朗普签署的这些涉台法律,不仅有意恢复美台官方关系,还有意发展美台实质性同盟关系,清楚地表明美国政府今后定期对台军售、扩大美台联合军演、进一步提升美台接触和交往层级的强烈意图。

  中国大陆方面下一步需要关注和警惕的是,特朗普政府将如何执行《台湾旅行法》或依据该法采取哪些具体动作,以及正在美国国会审议的《台湾安全法》进展如何。此外,特朗普政府支持深化美台经贸关系,支持东亚国家与台湾地区发展更紧密的经贸关系,支持台湾地区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等国际多边机制,甚至亲自出手帮助台湾当局巩固所谓“邦交”,显露其在经济、外交领域虚化美国“一中政策”的努力。近期,特朗普还开放对常规潜艇技术的出售许可,并任命友台立场坚定的鹰派人士博尔顿(John Bolton)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所有这些动向都表明了一个基本趋势,即今后美国将进一步利用和操作台湾问题,以达到牵制和干扰中国崛起的目的。

  特朗普政府台海政策的调整,为民进党当局继续执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台湾民进党当局积极主动配合美国政府,对内加速推行“去中国化”和渐进“台独”政策,对外则采取“先国际,后两岸;先美日,后大陆”、“联美制中”的立场,不断干扰、阻挠大陆惠台政策的落实和两岸交流,向大陆方面对抗示强,同时支持并准备融入美日“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这些动作都迎合了特朗普政府的战略需要。在两岸关系紧张之际,台湾岛内的强硬派和“台独”势力再度抬头,他们乐见中美展开全面战略竞争,认为这将有助于维持两岸关系现状甚至为“台独”提供机会。可以预见,今后特朗普政府与蔡英文当局等“台独”势力将有一段密切合作的时期。这种趋势可能会促使民进党当局在“台独”道路上进一步铤而走险。

  对中国大陆方面而言,实现祖国统一是核心利益,也是衡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标。今后,中国大陆在由大向强的发展道路上,必然要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更多积极进取的举措。因此,未来中美围绕台湾问题展开激烈斗争将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

  四是叫嚣对华“贸易战”,恐将开启中美全面战略竞争。近期,特朗普政府威胁将对价值1500亿美元的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征收特别关税,中方则作出了针锋相对的回应。特朗普之所以具有挑起“贸易战”的冲动,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的决策思维具有典型的功利主义特征。这既和特朗普的商人本质有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当前美国全球霸权的历史性衰退。今天的美国既没有足够的能力也没有强大的意愿,像“冷战”刚结束的时候那样凭一己之力来维持国际秩序,也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为国际社会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public goods),所以它很自然地会更加自私自利,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特朗普上台后让欧洲和东亚的盟国缴纳更多的军事“保护费”就是一个例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