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社评:中美贸易谈判未必一定悲观 需公约数

http://www.CRNTT.com   2018-05-13 00:10:00  


 
  必须指出,美中贸易逆差根源在于双方经济结构,想要解决,并非旦夕之功。中方理解美方关于对华贸易逆差越拉越大的焦虑心理,但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美国政府限制对华出口的贸易政策,中国对美国高科技产品需求殷切,而美国却始终予以限制。中国官媒指出,若要扭转中美贸易失衡,最有效的办法不是限制中国出口,而是要扩大美国出口。如果美方政策没有实质转变,则贸易不平衡问题难以扭转。美方一味强调逆差损害美方利益,并以此为借口挥舞贸易保护大棒,无异于扬汤止沸、火上浇油。

  实际上,贸易战一旦开火,受创最大的,并非中国,而是美国。纵观中国列出的反制清单,针对美国农业、制造业等行业实施精准打击,已让特朗普政府四面楚歌,面临着强烈的国内反弹。美方既看到了中国“不想打,但不怕打”的立场,也了解了中国能够如此强硬,确实有着十足的底气,一味用贸易战打压中国,实现不了缩减贸易逆差的目的,平等协商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即便如此,上周美国贸易代表团也是来者不善。据报道,美方代表对中国两个最主要的要求是,对华年度贸易逆差削减1000亿美元,以及减少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的资金支持。这样苛刻的条件让《金融时报》看不下去,说了公道话:美国贸易代表团上次向中国提出的要求,在经济上有误、外交上有毒、法律上有破坏性,这样谈判未免过于荒谬。难怪代表团被外界认为是“无功而返”,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说,姆努钦等人在在没有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等“正国级”领导人的情况下悄然回国,“美国这次真踢到了铁板”。

  当然,这不意味着中美贸易谈判前景一定悲观,接下来,美国邀请中方代表赴美继续磋商,似乎也是接受了现实,不排除让步的可能性。可以预见,中美贸易纠纷还将持续争拗,在此期间,亟待中美两国找出彼此间的最大公约数。毕竟,“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双方心知肚明的道理。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