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智库:《马关条约》 影响现今东亚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16-10-20 00:28:38  


 
  《马关条约》掩盖日本窃取中国领土钓鱼岛之实

  由中国人命名的钓鱼岛,为中国台湾附属之无人岛,与“琉球”古国没有任何关系,它在历史上是作为中琉航线上的航标而存在。日本于1879年单方面吞并琉球后,又确定了一系列的“外岛屿占领计划”,钓鱼岛就是其中之一。1885年时,日本第一次想建立“国标”,将钓鱼岛纳到领土之内,但慑于清政府的威力,没有敢具体实施。1890年第二次提出建立“国标”案,后来不了了之。1893年底时,第三次提出建立“国标”。此时正值日本准备发动甲午战争之际,日本政府积极回应,趁着甲午战争胜利之际,于1895年1月14日以内阁决议的方式,偷偷将中国钓鱼岛窃取。战后,钓鱼岛被裹挟在“琉球”领土中,成为美国冲绳基地的打靶场。而美国为笼络日本,争取核武器过境或停靠日本美国基地,暗通款曲,竟将中国的钓鱼岛,于“琉球返还”之时,作为琉球的一部分,赐给了日本。此后在全世界保钓运动及中国的反对下,美国又说只给日本钓鱼岛的行政权。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美国为遏制中国,将钓鱼岛作为筹码,怂恿日本“买卖”钓鱼岛,使中日关系跌落到战后的最低谷,来坐收渔人之利。

  台湾的割让使中国“南洋事事掣肘”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朝在台湾统治长达二百多年之久。台湾处于中国东南海上,是中国走向海洋的战略要地,它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更具战略地位。但从地缘上讲,台湾也是日本以琉球群岛为终点的岛链上继续延伸的一部分,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确定的第二块领土目标。《马关条约》对台湾的割让,是两岸长期分离的原因,而日本殖民占据台湾,更为后来侵略中国的“大东亚”战争奠定了关键的一步。战后因各种原因,台湾没有回归到中国的怀抱。台湾的割让,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及伤痛。两岸长期的分治,使“台湾”成为美国遏制中国、日本牵制中国的“利器”。张之洞之远见“若为敌踞,南洋永远事事掣肘”之卓识,今天我们时时感受得到。

  日本控制吞并朝鲜为南北分裂的原因

  朝鲜半岛上的朝鲜,在历史上一直是朝贡体系下一个独立的王国。日本早在丰臣秀吉之时代,就曾出兵公开侵略朝鲜,后在明朝的支持下得以复国。染指朝鲜的野心形成了日本明治维新后所谓的“征韩派”,朝鲜半岛成为继琉球、台湾之后第三块领土目标。1874年日本谋取到吞并琉球的口实之后,马上开始着手染指朝鲜。甲午战争就是因日本想独霸朝鲜而爆发的。《马关条约》迫使朝鲜完全脱离朝贡体系,完全沦入到日本军国主义手中,此后日本一步步以改革为名,将朝鲜变成其日本附属的殖民地。战后由于各种势力的斗争,使本应当独立的朝鲜形成南、朝鲜,至今依然处于分裂的现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