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深度专访:吴非解读中俄利益

http://www.CRNTT.com   2016-06-29 00:15:11  


 
  其次是智库机构交流机制的建立。随着中俄两国在全球化的全面崛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数量第二名的国家,而俄罗斯的智库发展也有着长足的进步,俄罗斯的公共外交已经建立起四个基金会,比如亲外交部门的戈尔恰科夫基金会,亲统一党的俄罗斯和平基金会,前俄罗斯国安会秘书长伊万诺夫主持的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最近连俄罗斯杜马也组建的重新思考俄罗斯基金会。

  俄罗斯的实用主义外交基本上把公共外交真正用到二轨外交的实际中,反倒是中国的公共外交起步早,但经过之前的迅猛发展之后后继乏力,尤其是中俄之间的二轨外交交流比较迟钝,使得中俄两国领导人必须见面来确认很多的事务,即使是一天,也需要领导人做最后的确认。

  最后,中俄媒体之间必须要弥补在中苏关系六十年代大论战后留下来的鸿沟。中俄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大量难以弥合的鸿沟,比如中国媒体喜欢按照西方媒体的方式来理解与解释列宁与斯大林,对于俄罗斯的真实想法并不做真实的分析,使得俄罗斯必须开设自己的中文网站来解释俄罗斯对于国际事务的真实想法,这是中国媒体的悲哀。西方国家开设中文是为了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俄罗斯开设中文网站只是为了讲清楚自己的国际立场,否则中文媒体会全面误读。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媒体全面接受欧洲的思想,中国媒体除了本土新闻坚持固有的意识形态外,在国际新闻中喜欢炒作、猎奇,尤其是来自俄罗斯的新闻基本上都是负面的。如何理解俄罗斯的思维成为中国媒体的挑战,首先中国媒体中懂俄语的就凤毛麟角,而且在俄罗斯采访能够被俄罗斯所接受的中国媒体人几乎没有,这样中俄双方才强制性的把今年命名为中俄媒体年。媒体间减少误读,中俄才能够加强理解、加强沟通,才能够相互理解,做到世代友好。

  中评社记者:根据两国发布的联合声明,两国在经贸合作领域将逐步优化贸易结构,创新合作模式,为实现2020年前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创造必要条件。您认为中俄两国现时经贸结构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中俄贸易额持续下滑的状态下,中俄两国下一步经贸战略的重点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