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 
郭伟峰:尼克松 在中国人记忆中不可磨灭

http://www.CRNTT.com   2015-09-07 00:15:21  


在尼克松图书馆的世界领袖厅里,共陈列着10位20世纪风云人物的塑像,引起了我的高度好奇。认真辨认,可知其中包括英国的丘吉尔、法国的戴高乐、苏联的勃烈日涅夫和赫鲁晓夫等人,中国的毛泽东和周恩来。很有意思的是,其他人均为站像,但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却是坐姿,而且放在前面最突出的位置。(中评社记者 郭伟峰摄)
 
  然而,至今为止,还有一大批忠心耿耿的老部下追随着尼克松,他们成了尼克松图书馆的义工。其中有两位西装笔挺的老人,热情地为我介绍尼克松当时使用过的休息室。“中国人来的最多”!这是尼克松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慨叹。是啊,尼克松,成了中国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重彩浓墨!

  1978年,中美发表了《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的改善使得中国结束了以往的以意识形态决定对外政策的指导方针,和平发展,与西方国家全面接触成了主流思想。而世界动荡的冷战格局,也因此发生改变。我认为,没有这一小步,就不可能有后来的、乃至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一大步!所以,对于尼克松的功绩,中国人不可以淡忘。

  现在令人担心的,是美国很多政客在选择淡忘,他们太小看中美关系,太自以为是,太不瞭解尼克松时代对华接触的作用与意义。他们甚至完全不懂得以史为鉴,只知道逢迎现时的民粹,为个人权位不惜践踏中美关系。更有甚者,他们从内心深处把中国视为最大的威胁,欲除之而后快。完全不懂得,要把中国置于敌人的位置,中国必将成为美国最强大的对手,成为美国摆不脱的世代恶梦。中美之间,非敌非友、亦敌亦友尚有合理的回旋空间,一定要以敌相对,那就剩下非要对撼不可的死角了。把中国逼入死角,自己也无法脱身。这样的逼中国入死角的拙劣政治思维,竟然牢牢主导美国的政治精英?

  尼克松之下,政治智慧一代不如一代?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走出图书馆,不远处就是尼克松出生的宅邸,一栋简朴的两层楼表明尼克松的父母生活不算宽裕。就在故居旁边,安葬着尼克松和夫人。从出生到入土为安,仅仅是一步之遥。人生的归宿何尝不是如此。但是,在简朴的出生地与简朴的墓地边上,矗立着见证和凝聚美国与世界风云的图书馆,作为美国的政治家,尼克松没有在人世间枉走一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