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一带一路”利于构建全球价值链

http://www.CRNTT.com   2015-01-09 09:58:21  


  中评社北京1月9日讯/当前全球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全球贸易增长则更为迟缓,与中国经济一样,全球经济都不可避免进入“新常态”,而中国仍将会成为当前及未来时期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

  中国证券报发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分析,与世界迅速融为一体使中国成为全球经济推动力。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2000-2012年,中国对世界出口额增量的贡献率为15%(美国为6.63%),对世界进口额增量的贡献率为11.86%(美国为8.53%)。2000年至2013年,中国累计进口总额近13万亿美元,为世界各国直接创造了至少上亿个就业岗位。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2008年至2012年,中国进口占全球进口总额的比例由6.9%升至9.5%。金融危机肆虐三年间(2008年至2010年),全球进口总体萎缩8.4%,中国逆势增长23.3%,成为全球需求的支撑者,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2013年中国出口贸易约合2.21万亿美元,增长7.9%,虽然这一速度仅仅为改革开放35年来16.6%的出口平均增速的一半,但与全球出口增长比较,中国出口增长仍然比全球出口增长快很多。2013年全球出口增长3%左右,中国出口增速大约为全球出口增速的一倍还要多,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依然在上升,已经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量的11.1%。

  对于亚洲而言,中国的影响更为显着。过去10年中亚洲对欧美出口所占比重明显下降,但区内贸易比重大幅上升,区内贸易更为紧密,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价值链和“新雁阵模式”。2000年以来,中国同周边国家的贸易额从1000多亿美元增至1.3万亿美元,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惩重要投资来源地。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额已超过中国与欧洲、美国贸易额之和。

  文章表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让世界持续分享增长红利。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形成包括全球投资、全球生产、全球出口、全球分销、全球服务在内的,面向全球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十八大以后,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包括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成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推动WTO多边协定《信息技术产品协议》(ITA)谈判,申请加入服务贸易协定(TISA),并就WTO政府采购协议(GPA)取得实质性进展。此外,中国加快推进自贸区战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已签署的自贸协定达12个之多,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国正与澳大利亚、韩国、斯里兰卡、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等进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而代表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亚太自贸区(FTAPP)谈判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有望成为亚太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