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资中筠:中国不可能取代美国

http://www.CRNTT.com   2013-12-25 11:31:27  


 
  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从工业化时代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在国家关系中也应该有新思维。跨越国界的人类共同的问题越来越多。居高位的决策者需要换一个思维方式,跳出狭隘的、短视的所谓“国家利益”的冲突,而多考虑对全人类福祉有关的合作。我想提出两大方面:

  一是遏制加速度的军备竞赛;二是治理已经严重污染的环境。这两个方面是人类自己创造的高科技给自己带来的巨大灾难。在杀人武器发达到如此地步的情况下,大国之间的战争是不能想像的,那将是人类的毁灭。关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也不用多讲。作为一名普通百姓,遥望最近的华沙气候会议,感到各国代表似乎在争污染权,似乎谁少负担一些治理污染的责任,谁就占了便宜。当然各国都有实际问题,但是把用在军备竞赛上的资源转一些到治理污染上来就会大大造福人类,首先是造福自己的国民。今天上午,德·维尔潘先生(法国前总理)说到美国应该约束它的力量。我同意。我更认为,美国可以把它的力量用于更积极的方面。美国既然要领导世界,如果能在21世纪带头扭转军备竞赛的趋势,同时以其超常的力量和资源致力于促进环境的治理,那就会对人类做出实质性的积极贡献。

  提到全人类,似乎有点大而化之,却是很实际的。其另一面就是“接地气”,眼睛向下。有时居高位的决策者所认定的“国家利益”不一定是真正的国家利益,也就是不一定符合本国广大民众的利益。往往不同国家广大民众现实的、真正的利益比统治者所认定的有更多共同点,更符合全人类的利益。所以,在界定“国家利益”时应该多考虑本国民众的真利益。

  以上只是书生之见。可能会被讥为“站着说话不腰疼”。在位者要面对很多实际问题、各种势力和利益集团。有两句中国成语:“利令智昏”,“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好像都是骂人的话。但是也可以做中性的解释,就是在位者在各种眼前利益诉求中博弈、平衡,等等,往往会绕在其中丧失了对远期目标的掌握,因此“未能远谋”。所以,在位者与书生的互动,也许有助于从各种狭隘的、短视的利益考虑中得到一些清醒的启示。

  原标题:资中筠:中国不可能取代美国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