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张亚中:台湾教科书史观的战略性逆转

http://www.CRNTT.com   2013-10-09 00:03:16  


 
  经历了两年,换到了吴清基部长,终于增聘少许公正学者参与,课纲委员会才得以运作,2010年下半年终于完成了课纲的审定,但是很遗憾的,或许新的课纲加入了一些史料,但是“一边一史”的基本结构并没有丝毫改变。现有的历史课纲仍然是“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的结构。单元的名称仍然是“郑氏统治时期”,而非“明郑时期”;使用“日本统治时期”,不仅不是“日据时期”,连“殖民”两个字也没有出现;1949年以前“中华民国”的历史放在“中国史”,1949年以后的发展放在“台湾史”;“台湾史”与“中国史”最后两个单元的名称是“当代台湾”与“当代中国”。“当代台湾”已经与“当代中国”分离了。马英九不会是个“一边一国”的主张者,但是他任内的课纲委员会、“教育部”,却让他成为“一边一史”与“一边一国”史观的背书者,有些可悲。(有关此一部分,详请参考,张亚中,〈异化的史观与认同〉,《中国评论》,2012年4月号,总第172期)

  课纲已经出炉,课纲委员会就解散了。接下来,出版社依据课纲撰写教科书,送完后再送“教育部”“国家教育研究院”召集学者专家所组成的“课本审定委员会”来审查。这个委员会大约是13人,10位大学教授,3位高中历史老师。

  出版商的思考简单,出书不能不赚钱,因此,他们自然会去找有份量,但是在史观上能投“教育部”所好的学者担任主编。另一方面,既然现有的课纲与原有的课纲没有多大的改变,不妨就用以前的版本为基础,修改一下即可,如此既有效率,又可以节省新编写的费用。

   现有教科书将“台湾史”当作“国史”在撰写

  去年(2012年)年初,七家出版社将撰写的教科书送到“教育部”“国教院”审定。大约是五月间,有一位课本审定委员出缺,“教育部”的官员问我是否愿意担任审定委员。在参与后,发现问题实在很大,这些依照新课纲所撰写的教科书,把“台湾史”当成“国史”在写。课文显示:台湾不是以中华文化,而是以多元文化为主体;对日本殖民统治表达出高度的肯定与美化,连“慰安妇”都可以写成是台湾妇女自愿参与;清朝在台湾是消极统治,日本人则是积极建设;国民党在台湾是坏事做尽,民进党则是台湾民主化的功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