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印战争50周年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12-10-28 09:03:05  


 
  B、许多参加不结盟运动的亚非国家指责中国是“侵略者”

  还有一些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认为印度是中国“侵略”的受害者。大多数非洲国家明确地站在印度一边就是出于这个原因。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不仅认为印度提出的撤军建议是有根据的,而且还向印度出售轻武器。苏丹谴责中国的“侵略”。突尼斯外交部表示“中国动用军队对付印度,从而忽视了万隆原则与和平共处原则”。尼日利亚总理说:“中国的强权就是真理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相信这种说法的任何国家都应该受到谴责”。埃塞俄比亚把中国称为“侵略者”。乌干达认为“直到战事停止为止,没有人会支持中国加入联合国”。(《非洲国家(地区)与中国的关系》,1965年5月)

  C、苏联也选择支持印度,并认为中印战争的本质是为争夺亚洲大陆领导地位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60年代初主张与社会制度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与继续坚持斯大林式“武装输出革命”的毛泽东之间分歧严重。故而在中印战争中,苏联的立场也明显偏向印度,据1963年5月17日苏联驻华大使契尔沃年科这样评价中印之争:“中国领导人认识到,作为亚洲最大的中立国家的印度,是中国在亚洲大陆争夺领导地位的最大障碍,于是便企图利用边界冲突,称印度已不再是不结盟的中立国家,以此损害印度的声誉。……中国领导人竭力人为地将对亚非各国人民反帝反殖的斗争,从统一的反帝阵线中分离出去。但是这种做法不仅得不到绝大多数亚非国家兄弟党的支持,而且显然在进步的民族资产阶级中间也得不到支持。”(戴超武《印度外交政策、大国关系与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

  不少国家虽保持中立,不支持任何一方,但仍认为中印冲突责任在中国

  即便是严守中立不支持任何一方的亚非国家,也认为中印冲突的主要责任在中国,是中国军队的进攻导致了战争和混乱,因此即便在其对中印冲突进行调和时,明显会偏向印度一方,比如埃及、伊拉克、锡兰、尼泊尔、蒙古、阿富汗、柬埔寨西等国。

  伊拉克亚非团结委员会在调解中印争端的声明中认为战争的责任在中国:“中印停火与和平解决应该建立在这种基础上:尊重和维护国际尊严,反对中国军队越过他们之间在这一争端爆发前的传统边界而引起的混乱后果。”

  在埃及、柬埔寨等亚非六国为调解中印冲突而举行的科伦坡会议上,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称中印冲突是“对我们的生存和不结盟本身的威胁”,她说,这使得印度“不得不寻求西方的援助,这种援助急切地提供了——这个行动是违反不结盟的基本原则的。”

  为了尽快实现停火,亚非六国在科伦坡会议达成的“建议”中认为中国军队应该后撤20公里,印度军队维持现状,然后进行谈判,这明显是在偏袒印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